看病跟我来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二
心脑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主要病因常见的诱因如下:1.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2.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6.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并发症1.心脏破裂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3.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1.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2.镇静止痛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3.调整血容量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5.药物治疗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6.抗心律失常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9.家庭康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特别注意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预防措施1.避免过度劳累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医院。乡村保健站播出时间:每天14:00-15:00收听方式:北京、天津、河北部分地区AM,搜索“中国广播网”,点播《乡村保健站》新浪微博:CNR乡村保健站手机短信:发送您的想法、意见到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3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科普老年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 下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