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知识清单心梗日,这15个



心梗图示,来自网络

今天是11.20,是我们国家的第5个心肌梗死日。设立心肌梗死日,毫无疑问是因为这个疾病的特殊性,在医学上一般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所以通过设立这个节日,让更多的人知晓,防止这个病发生,根据中国年心血管发病报告得知,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病例超过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0万。而心肌梗死的背后是2.9亿心血管病患者,这些人如果病情控制不好,都是心肌梗死的后备人群。

至于为什么将今天,也就是11.20设置为心肌梗死日,我的一个急救医生朋友是这样解读的:1)心梗发作时,需要立即拨打,不可耽误时间。2)目前心梗最佳的救治时间是分钟以内,如果能在分钟内将堵塞的血管打通,会降低死亡率。我挺认同这种解读的。

来自AHA网站

为了进一步让你了解心肌梗死,和你分享15个知识点,希望对你有用。

1.当滋养心肌的冠状动脉阻塞或者严重狭窄时,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2.所以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变在冠状动脉,是一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还有其他种类的冠心病,比如心绞痛。

3.冠脉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堵塞。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是粥样斑块的破裂,破裂的斑块进而形成了血栓,从而造成了冠脉的狭窄或者堵塞。

4.粥样斑块形成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粥样硬化。之所以描述成粥样,是因为斑块物主要由脂肪,胆固醇还有其他一些物质构成,外观上看上去是黄色粥样物。所以防止粥样硬化以及稳定好粥样斑块,是防止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比如控制好血压,控制好血脂。

5.除了冠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外,心肌梗死还有两个不常见的原因:冠脉痉挛和自发性的冠脉破裂。

6.胸痛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不是所有胸痛都是心梗,其中一个原因我们称作心绞痛,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主要区别是,心绞痛时候的心肌的损伤是临时的,可以恢复,而心肌梗死的时候心肌会出现永久性的损伤。

7.有些时候,心肌梗死的症状比较诡异,比如会出现左肩疼痛,牙痛,这时候要引起注意,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发生心肌梗死是长期积累的后果,往往发生心梗之前,有多年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病史,之前多次发生过心绞痛。

8.心肌梗死也有很多别的名称,这些名称统统算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闭塞。

9.心肌梗死的可怕之处,常常让人联想到猝死,可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不是一回事。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严重堵塞导致的心肌损伤,一般表现为胸痛,人一般是清醒的;猝死是指心脏骤停了,心脏停止泵血了,这时候,表现为意识和呼吸丧失,如果不采取心肺复苏或者电除颤的话,大脑将在4-6分钟内出现不可逆性的死亡。而两者也有联系,心肌梗死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常见原因,而其他原因包括心肌肥厚,心室颤动,长QT综合征等。这里需要注意,心肌梗死发作,一般不需要CPR和电除颤,而猝死的时候,就立马需要CPR和电除颤。

10.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心梗,要从控制危险因素做起。所谓危险因素,就是这些原因可以让你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以改变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变老,男性,还有遗传因素,比如家族史;可以改变的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运动,肥胖和超重。所以一句话,虽然改变不了性别,变老也不可逆,也不可选择出身,但是可以做到不吸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当然了,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因素,要提高警惕,和医生多沟通,争取把风险降到最低。除了上述的两大类确定的因素,还有一些因素也和心血管发病有关,比如压力过大,酒精,不健康的饮食等。

11.切记不要自己诊断心肌梗死,怀疑自己是心梗的时候,唯一要做的是,打,医院,让医生诊断。

12.医生诊断心肌梗死一般会采用心电图,抽血测心肌酶,有时候甚至会采用有创伤的冠脉造影术等。

13.治疗心梗的手段主要有:药物溶栓,介入手术(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搭桥手术。这三种方法,有时候也会搭配使用。

14.心梗发生时和发生后,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尤其心梗后,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这些药物能够减少你未来再次发生心梗的风险,切不可自行停药。

15.心梗后,大部分人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但是切不可大意,根据美国的数据,大约20%的45岁以上心梗病人,5年内仍然会出现再次心梗,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控制好上述的那些危险因素。

Reference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