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丨湖北每年5万人发急性心梗,胸痛



早期白癜风可以治疗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121/4762337.html

争抢急救黄金时间

4月25日,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宣布,黄石在鄂东地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开建胸痛中心,医院单独建设胸痛中心的模式,将胸痛患者院前预防、院中救治、院后管理无缝连接。

据了解,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急性胸痛突然发作导致的心肌梗死。对此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在我国,仅有18.8%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小时内就医,有高达64.9%的患者在发病后2小医院,丧失了挽救心肌的黄金时间。70%的患者在院外已经丧失生命。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医疗模式,按照严格的流程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胸痛的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救治。

据介绍,眼下医院自发建设。黄石以“全市模式”建设胸痛中心,在同城范围内,医院全面建设胸痛中心,与全市急救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并通过物联网实现胸痛病人救治全流程信息的实时记录及互通互传,将患者就近精准地送达胸痛中心,尽可能的缩短救治时间,并建立院前预防和院后随访体系,实现对该疾病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

目前,黄石12家医院已意向参与建设胸痛中心,1家已经通过认证。该市希望通过全市覆盖,急救车平均出车时间少于3分钟,急性心梗等首次医疗接触至初诊少于30分钟。家庭医生签约人群中胸痛高危病人筛查率和干预率大于50%。急性胸痛恢复期病人的健康管理率高于80%。

胸痛中心建设迫在眉睫

去年,神农架一位51岁男性患者,因胸前区疼痛5小医院就诊。当时血压高达/mmHg。心电图诊断显示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然而,该院未建设胸痛中心,神农架位置偏僻,医院均需车程5小时左右。医院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心肌不可逆死亡。所幸的是,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在此考察时,专门留下了急救药物。患者在溶栓药物输注后约30分钟,胸痛症状消失,医院后续治疗。

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中心主席黄恺介绍,湖北省高血压患者为万至万人,糖尿病患者约万人,他们是急性心梗、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湖北省约7成医院不具备抢救能力,高达7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时间窗内未能接受介入治疗,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偏远城区和山地面积高达56%,交通不便,转运延时,很医院时已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据悉,国际上通常采用“门球时间”,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的时间作为衡量医疗机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能力。胸痛中心可有效提升救治质量,将门球时间降至69分钟,远超90分钟的国际标准,非胸痛中心则为97分钟。

为加快胸痛中心建设,医院黄恺教授牵头,医院共同组建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在湖北省卫健委大力推进下,现有家医院参与注册胸痛中心的建设,其中47家已通过国家认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有望达到70家。湖北省力争在明年底建成家胸痛中心,覆盖更多人群。

“湖北模式”获认可

湖北省卫健委保健办主任李向东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任务日益严峻,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急性心梗的救治效率,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已刻不容缓。

然而,建设胸痛中心仍有难度。黄恺坦言,常见病、多发病等医院,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和协作。不同医疗机构间信息未能打通,区域性强,形成信息“孤岛”,导致患者院前筛查、院中救治、院后康复信息脱节,无法持续性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长期管理。相关疾病还欠缺同质化管理、民众对危急重症发病早期自救和他救的意识薄弱等等。

去年,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在宜昌试点“全市模式”后,黄石正式采用,意在突破胸痛建设中的难点。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认为,对胸痛中心的建设全国都处在摸索阶段,湖北“全市模式”的探索将胸痛救治院内院外相结合,形成体系,对全国有着借鉴意义。

为胸痛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1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