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丙长团队发现长期食用红肉及过量盐,心血



钠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部分原因是对钠摄入量的评估不准确。评估多天的24小时尿排泄被认为是一种准确的方法。

年1月22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JM(IF=91)在线发表题为“24-HourUrinarySodiumandPotassiumExcretionandCardiovascularRis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六个一般健康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的个体参与者数据;每位参与者至少使用两个24小时尿样评估钠和钾的排泄量。主要结局是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中风)。在10,名参与者中,平均(±SD)年龄为51.5±12.6岁,其中54.2%为女性,在8.8年的中位研究随访期间确定了起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9/人-年)。24小时尿钠排泄中位数为mg(第10至90个百分位,至)。

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分析中,较高的钠排泄、较低的钾排泄和较高的钠钾比均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相关(所有比较的P≤0.)。在比较尿液生物标志物第4四分位数(最高)与第1四分位数(最低)的分析中,钠排泄的风险比为1.60(95%置信区间[CI],1.19至2.14),钾排泄的风险比为0.69(95%CI,0.51至0.91),钠钾比为1.62(95%CI,1.25至2.10)。钠排泄量每天增加mg与心血管风险增加18%相关(风险比,1.18;95%CI,1.08至1.29),钾排泄量每天增加mg与心血管风险增加18%相关风险降低(风险比,0.82;95%CI,0.72至0.94)。

总之,该研究在多个24小时尿液样本中测量的钠和钾摄入量较高,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这些发现可能支持从当前水平减少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

另外,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及WalterCWillett等人合作再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Redmeatintakeand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amongUSmen:prospectivecohortstudy”的研究论文,该实验是从到年对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进行重复测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名在基线时没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男性。主要结局指标为总冠心病,包括急性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或致命性冠心病。在随访期间,共记录了起CHD事件,其中人死亡。在对饮食和非饮食风险因素进行多变量调整后,每天食用一份(约g)总的(风险比为1.12),未加工的(风险比为1.11)和加工的(风险比为1.15)红肉摄入量分别与适度较高的冠心病风险相关。与红肉相比,每天摄入一份植物蛋白源(坚果,豆类和大豆)与冠心病的风险较低(风险比为0.86)。用全谷物和乳制品代替总红肉和用鸡蛋代替加工的红肉也与较低的冠心病风险有关。总之,用优质的植物性食品(例如豆类,坚果或大豆)代替红肉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用全谷物和乳制品代替总的红肉,用鸡蛋代替加工的红肉,也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年7月8日,哈佛大学孙齐及胡丙长等人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Intakeofwholegrainfoodsandriskoftype2diabetes:resultsfromthreeprospectivecohortstu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较高的全谷物总摄入量和几种通常食用的全谷物食品,包括全谷物早餐谷物,燕麦片,黑面包,糙米,添加的麸皮和小麦胚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低相关;但是对于食用爆米花,发现呈J型关联,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直到一天食用一次以上显著增加。这些发现为当前建议增加全谷物消费作为预防2型糖尿病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年1月8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Healthylifestyleandlifeexpectancyfreeofcancer,cardiovasculardisease,andtype2diabetes:prospectivecohort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跨度达到34年,有11万参与者,发现采用低风险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保持适当体重、不吸烟和适量饮酒),无论男女,可提高预期寿命达10年,而不会出现重大的慢性疾病。总的来说,在中年时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延长人们的预期寿命,而不会出现重大的慢性疾病。

年11月27日,哈佛大学胡丙长等人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sofdairyintakewithriskofmortalityinwomenandmen:threeprospectivecohortstu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每天食用两份乳制品与最低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但摄入量较高则与死亡率(尤其是癌症死亡率)略高有关。替代分析表明,用坚果或豆类和全谷物代替乳制品可以降低死亡风险,但用红色和加工肉替代全部乳制品则可以增加死亡风险。

年6月12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团队(第一作者为郑琰,复旦大学为第一单位)在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ofchangesinredmeatconsumptionwithtotalandcausespecificmortalityamongUSwomenandmen:twoprospectivecohortstu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共有名女性和名男性参与,该研究发现红肉消费量增加,特别是加工肉类,与总体死亡率增加有关。鉴于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在不断西化、人均红肉摄入量持续增加的现状,该研究结果为优化我国国人的饮食结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年5月10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丁钢强及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共同通讯在在Th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上在线发表了“ThedietarytransitionanditsassociationwithcardiometabolicmortalityamongChineseadults,–:across-sectionalpopulation-based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高钠摄入量(17·3%)、低水果摄入量(11·5%)和低海洋omega-3脂肪酸(9·7%)与至12年度估计的心脏代谢死亡人数最多。

年11月24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胡丙长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Combinedassociationsofbodyweightandlifestylefactorswithallcauseandcausespecificmortalityinmenandwomen:prospectivecohort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随访长达32年,参与者有名女性和名男性。发现即使是肥胖的人,如果平时生活拥有均衡饮食,不吸烟,多运动的任何一个特点,就可以极大降低过早死亡率,尤其是癌症及心血管引起的死亡。

高钠摄入量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全球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饮食危险因素。已建议全人群减少钠摄入量作为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成本效益策略。然而,几项队列研究已将估计的较低(例如,每天毫克)和较高(例如,每天毫克)钠摄入量(主要通过使用尿液样本进行评估)与心血管风险增加联系起来。由于方法学限制,包括对个体钠摄入量的不准确估计以及与共存疾病或健康状况变化相关的反向因果关系,可能在这些有争议的发现中起主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估计公式中存在固有的系统误差,根据现场尿液样本估计的每日钠摄入量会导致在较低的估计钠摄入量水平下虚假增加心血管风险,并且还会出现大量随机误差。此外,由于钠摄入量的日常变化很大,单一的24小时尿样不能充分代表参与者通常的钠摄入量。

此外,参与者可能会因为既往疾病或重大疾病之前的虚弱状态而减少钠摄入量,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较高,从而导致低钠摄入量与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虚假关联(即反向因果关系)。鉴于钠和钾的相互关系,同时考虑它们的关联也很重要。该研究通过结合健康人群研究的个体水平数据来研究钠和钾摄入量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其中多个24小时尿液样本,为每个参与者获得了评估钠摄入量的最准确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六个一般健康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的个体参与者数据;每位参与者至少使用两个24小时尿样评估钠和钾的排泄量。主要结局是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中风)。在10,名参与者中,平均(±SD)年龄为51.5±12.6岁,其中54.2%为女性,在8.8年的中位研究随访期间确定了起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9/人-年)。24小时尿钠排泄中位数为mg(第10至90个百分位,至)。

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分析中,较高的钠排泄、较低的钾排泄和较高的钠钾比均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相关(所有比较的P≤0.)。在比较尿液生物标志物第4四分位数(最高)与第1四分位数(最低)的分析中,钠排泄的风险比为1.60(95%置信区间[CI],1.19至2.14),钾排泄的风险比为0.69(95%CI,0.51至0.91),钠钾比为1.62(95%CI,1.25至2.10)。

钠排泄量每天增加mg与心血管风险增加18%相关(风险比,1.18;95%CI,1.08至1.29),钾排泄量每天增加mg与心血管风险增加18%相关风险降低(风险比,0.82;95%CI,0.72至0.94)。

总之,该研究在多个24小时尿液样本中测量的钠和钾摄入量较高,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这些发现可能支持从当前水平减少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1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