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字读懂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原籍德国,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也是颇具争议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等。
作者:沃尔夫冈?霍尔
译者:王旭/寇瑛
整理:周方茹
儿童与青少年时期年10月14日,阿伦特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市。她的父亲是保尔?阿伦特,母亲是玛尔塔?阿伦特。其父是工程师,来自康德故乡哥尼斯堡。她的父母均出自殷实的犹太商人家庭,并且是19世纪沙皇迫害犹太人期间从俄罗斯移民至东普鲁士家庭的后裔。阿伦特出生几年后,他们一家从汉诺威迁回哥尼斯堡。在那里,保尔?阿伦特因患医院治疗。他死于年,临终前他的病情一再恶化,以至于不能辨识自己的亲人。同年,祖父马科斯?阿伦特去世,他在儿子生病期间承担起了阿伦特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后来当俄罗斯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侵东普鲁士之时,母亲玛尔塔?阿伦特携女儿临时逃到了比较安全的柏林。阿伦特小学阶段的生活笼罩在战争和失去亲人的悲痛氛围之中。
阿伦特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能够阅读了。她的母亲曾是开放、进步的女性,并且还是积极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她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哥尼斯堡的一家女子学校就读。她始终站在女儿一边,即便在阿伦特因被指违反露易丝学校校规而必须独立继续学业的那段时间。反犹主义并没有对这个已经同化了的犹太商人家庭的生活造成过多的影响。但当阿伦特在学校遇到此类事情时,她的母亲会支持她去反抗,并给校方写抗议信。
年,阿伦特的母亲改嫁给马丁?贝尔瓦尔德(MartinBeerwald)。这位离异商人带着两个女儿:克拉拉(Clara)和爱娃(Eva),她们也同样青春年少。对阿伦特来讲,贝尔瓦尔德的家很快成了有志青年的中心,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她最好的、一直没有远离她的朋友安娜?门德尔松,以及年长她5岁的恩斯特?格鲁马赫(ErnstGrumach)。他们在希腊语阅读圈相识相知。~年,阿伦特为高中毕业考试做准备,这个成绩同时也决定她能否进入和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就读。她在家里与一位私人助教备考,并且作为旁听生在大学选听了一些课程。在那里她结识了神学家罗马诺?瓜尔蒂尼(RomanoGuardini),一个正在钻研克尔凯郭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的人。阿伦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哲学上,她痴迷于涌现出来的、以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批评性思潮。她以合格的成绩进入马尔堡这所海德格尔执教的大学,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海德格尔的讨论课吸引着那些梦想成为德国哲学界精英的年轻人。然而这却是些流亡的精英,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是犹太人。
大学时期当年阿伦特来到马尔堡时,年爆发的政治风暴已经在发酵。对她来讲,这一年却是她个人发展的转型、定位之年。她必须在学习希腊语和师从鲁道夫?布尔特曼(RudolfBultmann)学习《新约》神学之间进行决断。这位18岁女孩的兴趣瞄准了海德格尔,同时海德格尔在她身上的兴趣也渐增。这种关系演变成师生恋,这段暧昧关系只有她的学友汉斯?约纳斯(HansJonas)知道,大家都小心谨慎地隐瞒着海德格尔的妻子和孩子们。这段恋情仅仅被记录在阿伦特收到的情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中,这些~年的信函在两位当事人去世后的约25年后才公开发表。
公开发表的信件内容表明,这段浪漫史持续到阿伦特离开马尔堡的年。后来她在海德堡大学,最终获得了雅斯贝尔斯对其博士论文的指导。她与海德格尔之间仍有联系,直至德国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年希特勒当选总理之后,与纳粹党有公开联系的海德格尔接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一职。像其他所有德国大学一样,弗莱堡大学开始驱逐它们的犹太教师。早在/年冬,海德格尔就被阿伦特质问,是否其所有反犹指控都是发自内心。直至年,阿伦特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海德格尔对阿伦特个人发展以及她作为思想者的启蒙是举足轻重的,而且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人和事对阿伦特的影响所无法比拟的,怎么估价都不为过。他教她缜密思维,并受益终身。他一直是她的“思想楷模”,直至她发现他在浪漫的反现代主义掩饰下的纳粹本质的可笑。这归于一种他的无世界性。海德格尔将从柏拉图到尼采的欧洲哲学视为一个整体,延续“存在的遗忘”传统。他断然拒绝这个传统,并且从“形而上学的终结”孤立地反思蜕变会是怎样发生和构成的。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早期现象学的“此在”的学说使阿伦特深受启发。这使她终将欧洲传统的终结描述成完全另外一种情景,并且开始期待新的哲学;没有什么来自“存在”,而是来自新的政治科学,一种对政治反思的方式和方法。它不应是无世界性的、孤独的、静观的,而应是对人的境况的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5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人血管里都有颗不定时炸弹,一定要警
- 下一篇文章: 血管决定生老病死听听最牛心血管专家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