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会胸痛小心无痛性心
无痛性心梗又称为无症状性心肌梗死或无痛性心肌梗死。有的病例毫无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轻微心绞痛,甚至之外的症状,如腹胀、头晕、出冷汗等。由此可能造成患者或医生不能及时发现病情,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时间长、程度剧烈的胸痛,心肌梗死疼痛的时间和程度是其与普通心绞痛鉴别诊断的重要项目。这也带来了一些错觉:既然心肌梗死以剧烈持久的疼痛为特征,而不痛的心梗自然而然就归为奇怪。但实际上,无痛性心梗并不少见,其占心梗患者的比例平均高达30%~40%左右。在某些人群,无痛性心梗的比例还要高于症状性心梗。
理论上推测,无痛性心梗症状不明显,预后可能比有痛性心梗好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绝大部分临床研究发现,他们具有相似的不良预后。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男性发生无痛性心梗相比有痛性心梗,之后的心血管死亡(心衰、再发心梗、卒中)发生率更高,而女性没有此差异。还有研究发现,随访15年,有痛性心梗相比有痛性心梗死亡率更高(56%:51%),其中冠心病是最主要死因。
无痛性心梗虽然无声,但是对心脏来说也是一记重击,有痛性心梗一样预示不良结果,甚至比有痛性心梗更差。原因可能为无痛性心梗缺乏急诊的血运重建,还有就是相当部分无痛性心梗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冠心病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治疗。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无痛性心梗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就成了无痛性心梗的关键点。
有二个病例,一例表现为午饭后出汗,可浸湿衣服,伴轻微头晕,没有任何胸闷、胸痛表现,就诊后做心电图提示下壁ST段抬高,造影显示右冠中远段血栓形成。另一例,患者表现为上腹胀、腹泻,因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完善心电图后发现是下壁心肌梗死。然而幸运的都是少数,无痛性心梗的患者队伍仍然很庞大。
但是,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1)无痛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类似,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2)心电图价格低廉方便,是目前看来可操作性最强的筛查手段。因此门诊半年或一年复查心电图,可以让危险及早浮出水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8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梗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