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今日公布数据报告
在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上升的严峻形势下,医院、不同级别的医生、不同严重程度病情的心肌梗死患者,如何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死亡率下降必然是医疗质量提高的结果,但死亡率下降是一个“结局指标”。达到“结局指标”的改善,必然要抓“过程指标”。强调过程指标的意义在于,对医疗过程进行监管,尽早发现和确定问题的所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发现潜在的影响结局的因素,最终改善结果。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能够持续性地进行临床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平台,并向公众报告结果,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最终降低死亡率。
年,中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启动了国家十二·五攻关项目——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研究项目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
参加CAMI医院作为心血管诊疗质量监测基地,提供了心肌梗死诊疗的过程指标(如是否采用再灌注治疗等),也提供了结局指标(住院死亡率等)。
这为建立中国心血管病登记研究网络、国家登记系统和心血管病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模式打下了基础,为规范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病整体诊治水平、不断降低病死率做出了重要的可行性探索。
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质量均等化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数据报告对3年来注册患者数超过例医院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供分中心报告,项目组根据美国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标准,结合中国的情况,设计了十二项指标,在数据报告和分中心报告中予以展示。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在近3年的研究过程中,已有超过家医院参与,提供了4万多例患者资料。医院在医疗工作量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为课题付出了的艰辛和努力。
尽管经过系统纠错、数据监察、现场核查等环节,目前的数据还无法反映真实医疗实践。医疗质量的评价也仅展现各指标观察值,与各参研单位的数据录入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无法反医院间的医疗优劣。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9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按摩心包经加锻炼,一辈子不得心肌梗
- 下一篇文章: 急诊科成功抢救一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