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容易引起脑梗塞
脑栓塞是脑梗塞的一种。脑栓塞与脑出血、脑血栓不同,脑栓塞病变并不是脑血管本身,引起脑栓塞的栓子来源是各种心脏病或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后板块脱落导致,据临床研究调查发现,50%的脑梗死由栓子栓塞引起。
引发脑栓塞的病因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一种,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心房颤动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增加4~5倍,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年龄75岁,既往有卒中史,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每年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比率为6%一13%。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和来源,占脑栓塞的40%以上,栓子可以发生在急性活动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也可发生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多见于二尖瓣狭窄。
在增厚肿胀的瓣膜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其上容易形成血栓,在增厚、变形而粗糙的瓣膜上也可产生附壁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内,就发生了脑栓塞。
大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来源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
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也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
脑栓塞预防与护理
1.首先对抗血小板和抗凝进行治疗,能防止被栓塞的血管发生逆行性血栓和复发。
2.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律失常,针对心脏瓣膜病和引起心内膜病变的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栓子脱落的风险。
3.护理上注意让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脱落再次栓塞,同时由于长期卧床还要注意吞咽功能及口腔的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栓塞日常饮食
限制脂肪量摄入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注意烹调用料
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对防止骨质疏松有一定好处。
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脂有利。
经常喝水
脑栓塞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促进代谢,防止血栓的形成。
科普脑梗知识,提高大众对脑卒中危害的认识,对脑卒中进行早预防,早治疗。关爱生命,从“头”开始。“恩必普脑健康”诚邀您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白癜风援助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9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脏病心梗多发季,如何自我预防
- 下一篇文章: 家有大中医丨心肌梗塞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