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季节变化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季节变化,气温骤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增多。近日,医院重症监护室、急诊等科室联合成功抢救了一名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朱大爷今年65岁,汤沟人,因“突发心前区疼痛2小时余”于10月29号晚23:15分由急诊抢救室转入重症监护室,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心室壁心肌梗死,高侧壁+广泛前壁心机供血不足。初步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梗死”。医疗总值班、护理总值班、急诊科医护人员一起投入抢救中,开放静脉通道、抽血化验、连接心电监护、氧气等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常驻灌南院区的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刘素霞也从家赶来参与抢救。该患者入病房15分钟后再次发生心室颤动,此刻,医务人员只有一个动作,持续胸外按压,在他们心里想的只有如何能抢救患者的生命。电除颤、心肺复苏……三分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此时病人的病情非常危重。刘素霞立即制定抢救方案,并向家属进行详细抢救风险告知同意后,予溶栓治疗,抢救中该患者再次发生心室颤动4次并及时得到抢救。患者于10月20号04:20病情初步稳定,朱大爷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到鬼门关门口绕了几圈了。目前朱大爷神志清楚,已经脱离呼吸机,心跳较前明显有力,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进一步专科治疗。朱大爷的家属深情地说,“不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时救治,可能他已经失去了生命!医院给了他希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天气转换期间,暴饮暴食、过于劳累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情绪波动也是诱因之一。”据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李刚介绍,急性心梗患者除了一部分有心脏病史,大部分患者并无心脏病史。而且心梗发生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病情十分凶险,最年轻的病患仅有20多岁。如果反复出现胸闷心慌、胸痛等先兆,或是不明原因恶心呕吐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就医。一旦剧烈胸痛时间持续半小时便可怀疑心梗可能,要及时就医。心肌梗死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等特点,会导致心脏破裂、血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胸痛6小时以内是最佳治疗时间窗,当感觉胸痛不适要马上到能常规开展急诊介入手术的医疗机构就医。越早治疗,术后恢复效果越好。李刚主任提醒,每个人都要有自我保健的意识,才能有效避免诱发因素。他总结了16个字:戒烟戒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体重、血脂这4大危险因素。针对有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加强预防,持续治疗。他特别提醒,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要长时间泡热水澡,避免血管急剧扩张,特别是酒后严禁泡澡。此外,并不提倡清晨运动,因为清晨激素水平不同,晨练会导致血压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时间段。九区苗素平供稿宣传科编辑姓名:李刚专业:重症监护职称:主治医师擅长:多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特别是多种中毒、昏迷及呼吸心跳骤停等病人的抢救。灌南医院新院区年初投入使用长按识别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3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 下一篇文章: 急性心梗后的8大致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