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Q波心梗易发生再梗塞
(4)梗塞的部位及类型:前壁心肌梗塞伴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包括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其病变程度重、累及部分广泛者预后差梗塞的部位常与冠脉狭窄的部位及支数有关,累及多支、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和右冠脉同时闭塞者预后差由于透壁性心梗常比非透壁性心梗的梗塞面积大,故预后较差
(6)再梗塞或梗塞后延展:主要由于使存活心肌丧失而影响预后非q波心梗易发生再梗塞(7)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室速及心电生理检查可诱发的持续性多形性室速,以及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易引起猝死,预后不良
(10)心率变异指数:近年来提出是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和猝死的较好预测指标国外的研究表明,ami出院前24小时rr的sd值100ms者死亡率则为9%
关键词:影响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介入患者远期预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2)左室射血分数(lvef):可反映左心功能一般认为,lvef≤30%,一年内死亡率增高有人认为lvef降低可作为预后不良独立预测指标,但ef值变异性较大,无左心衰竭者也可有lvef异常运动时,ef下降明显对估计预后更有价值
更多关键词相关资讯阅读
(3)大面积心肌梗塞: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如cpk>2000单位常预示左心衰竭可能发生,且伴预后不良
相关资料
2004-5-24 14:38:00
作者:佚名
有关心肌梗塞的远期预后,是指本病发病4周后存活患者的预后国外有人报道ami后第一年的病死率在无并发症者中约为7%~10%,但在有并发症者中,特别是有心力衰竭患者中可高达30%~50%远期预后主要决定于心功能情况、再梗塞及猝死的发生影响这些情况发生的高危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因素可归纳如下:
(8)运动试验强阳性:即运动中st段压低的幅度≥2mm,特别在未达到预期最大心率时出现,运动时血压反应不正常,通常提示预后差
(9)有药物不易控制的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患者及年龄大于70岁者
(5)反复发生梗塞后心绞痛以及存在大量梗塞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特别是在伴有明显st段抬高或降低者预后差
(1)心力衰竭: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证实ami病人的死亡率是随左心功能减退而增加的,凡心脏指数2.4kpa(18mmhg)者,病死率可高达70%如左心室扩大,心胸比例>0.5,伴较大室壁瘤者,常有左心衰竭一年内再梗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
(责任编辑:oneday)
分享到: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到:
白癜风治疗费用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法二:心肌梗死发生时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医学论坛报)回答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