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与心肌梗塞后存活率改善相关的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发表在网络版《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因某种类型心肌梗塞而住院的近40万名患者中,他们的存活率改善与使用一种侵入性冠状动脉诊疗策略(如冠状动脉造影)有显著相关性,而不是完全与基线临床风险减少或药物治疗增加相关;这些英国和威尔士患者是在年至年间入院的。这项研究报告公布的时间与其在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大会”上的报告时间一致。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心肌梗塞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这一改善有多大程度是因为对有治疗指南指针的非ST段升高型心肌梗塞(即NSTEMI,这是一种在心电图上会有某些表现的心肌梗塞)进行了治疗处理则不清楚。英国利兹市利兹大学的MarlousHall,Ph.D.和同事对英国和威尔士座医院中的38万名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中,有11万名患者死亡(29%)。从-年至-年间,中度至高度临床风险(如心脏骤停、酶浓度增加、收缩压增加、心率增加等患者因素)比例有所下降(87%vs82%);具有最低临床风险的比例有所增加(4.2%vs7.6%)。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前接受过侵入性冠状动脉诊疗策略以及目前或先前抽烟者的比例有所增加。在发作后天时的未经校正的全因死亡率从10.8%下降至7.6%。

分析表明,存活率的改善与侵入性冠状动脉诊疗策略(定义为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干预[如放置支架等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使用相关,后者与46%的死亡率的相对下降相关。基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降低、合并症增加、进行符合治疗指南指针的药物治疗等无法充分解释存活率的改善。

作者们指出,这些结果不应被解读成药物治疗在处理NSTEMI中不起作用。在本研究人群中,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及他汀类药物等每一种药都与存活率改善显著关联。(来源:coo)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请长按下方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