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姜波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
一、病例简介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90岁,45kg。
入院时间:年5月19日。
主诉:突发胸骨后持续性疼痛6小时。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6小时无诱因突然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呈压榨性,伴濒死感、恶心、呕吐、四肢凉及视物不清,含服救心丸10粒无效,发病后约2医院就医,口服拜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mg,给予静点单硝酸异山梨酯、多巴胺、脉通等药物,胸痛不缓解,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进一步行冠脉介入治疗转入我院。
既往史:高血压史10年,最高血压/mmHg,口服非洛地平降压,血压控制在/80mmHg左右。白内障史多年,曾手术治疗。
个人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吸烟史,有饮酒史。
二、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7/53mmHg,急性面容,表情痛苦,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V2-V4,ST段抬高,频发房早。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钙蛋白I0.ng/mL(0-0.ng/mL)
生化全项:
Sr:98umol/L;CCrE=24mL/(min*1.73m2);GFR=43.9mL/(min*1.73m2)。
血常规:
白细胞:11.05×/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20%;
红细胞:3.12×/L;血红蛋白:97.00g/L;
血小板:×/L;HCT:29.7%。
三、初步诊断
入院初步诊断: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药物治疗
1、口服:
阿司匹林mg日一次
氯吡格雷75mg日一次
瑞舒伐他汀10mg日一次
2、皮下注射:
依诺肝素单位Bid
3、静脉滴注:
泮托拉唑
四、Grace风险评分CRUSADE风险评分Grace评分:分
CRUSADE风险评分:63分
五、冠状动脉造影
闭塞15:08造影开始:回旋支弥漫30-50%狭窄,钝缘支闭塞;前降支近段%闭塞。
右冠内膜不光滑
六、手术过程
肝素U,BL3.0,BMW导丝,乐普2.0x20mmBollon(8-10atmx5sx3次),LAD近段弥漫性狭窄90-95%。
导丝通过
球囊扩张
Endeavor2.75x30mmstent,12atmx15s
支架定位
支架植入
支架释放后造影
支架植入后肝位造影
七、术后情况及处置
术后情况
1、患者胸痛明显缓解。
2、查体:血压96/6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3、仍持续静点多巴胺维持血压。
4、预防性给予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
术后心电图
术后病情变化的处置
1、5月20日,4:02:突发呼吸困难、喘憋,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不能平卧,血压/64mmHg,HR:次/分,双肺满布干湿啰音,诊断急性左心衰--给予静点硝普钠,皮下注射吗啡,静注速尿,半小时后呼吸困难缓解,可侧卧,听诊双肺湿罗音减少。
治疗:加贝那普利2.5mg、布美他尼1mg、螺内酯20mg日一次口服,氯化钾1g日三次口服。
2、5月20日,7:10:恶心,呕吐咖啡色物一次,呕吐量约30ml。
治疗:泮托拉唑改Bid静点,停替罗非班、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口服。
3、5月20日,咳嗽、咳黄痰,肺部啰音,白细胞、C-反应蛋白增高。
治疗:静点头孢抗感染。
4、5月21日,患者呼吸困难好转,咳嗽咳痰减轻,24小时尿量0ml。血压/60mmHg,双肺湿罗音减少,心率90次/分,律齐,杂音(-)。
比索洛尔1.25mg/日。
纠正贫血:叶酸片口服(贫血三项:叶酸1.19ng/mL)。
化验检查
床头心脏超声
最终诊断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急性左心衰(Killp2级)
上消化道出血
贫血
肺炎
八、出院情况及后续
出院时情况(5-27日)
患者无胸痛、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
查体:血压/75mmHg,双肺未闻及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左桡动脉穿刺处愈合良好,局部无渗血及血肿。
辅助检查:
便潜血:阴性;C反应蛋白:18.8mg/L。
出院心电图
出院医嘱
西洛他唑mgBid
氢氯吡格雷75mgQd(术后至少12个月)
瑞舒伐他汀10mgQd(终身)
比索洛尔1.25mgQd
贝那普利5mgQd
螺内酯20mgQd
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Bid
间断口服布美他尼(补钾)
叶酸ugtid
泮托拉唑40mgQd
随访
出院一个月:患者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血压/65mmHg,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杂音(-)。
辅助检查:生化全项:大致正常;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
九、病例总结
1、高龄STEMI患者抗栓治疗:要充分评估缺血及出血的风险,适当调整抗栓药剂量。
2、年龄不是急诊PCI的禁忌症,高龄患者同样可从心肌再灌注治疗中获益。
3、高龄患者因心脏储备功能降低,心梗后易出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
4、注意预防应激性溃疡。
十、专家点评
该病例病史详实、严谨、语言简洁扼要,能叙述出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诊断、鉴别及治疗的全过程,并对该患者出院后续治疗及随访做出了详细、具体的指导。
病历书写中需注意的问题:需加强对主诉的理解,患者6小时前突发胸痛不代表胸痛持续6小时;医院在心电图明确诊断心肌梗死的情况下未予抗栓治疗,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意识有待加强、水平有待提高;高血压病应在现病史中描述;既往用药史中应有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尤其是在入院前的用药情况;需补充最终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发作、肺炎的诊断依据;患者血压偏低,β受体阻滞剂与ACEI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应考虑是否因为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而诱发心衰;结合患者血压值97/53mmHg,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和利尿剂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可能为应激性溃疡,应给予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这是一例很难得的危重病例。患者行急诊PCI,血管开通时间从发病到开通约6小时,在术后出现了急性左心衰,给予静点硝普钠,皮下注射吗啡,静注速尿,半小时后呼吸困难缓解,可侧卧,听诊双肺湿罗音减少。加贝那普利2.5mg、布美他尼1mg、螺内酯20mg日一次口服,氯化钾1g日三次口服,最后患者的结局很好。
患者在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依据是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高。应认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后,是否可以将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高作为判断肺部感染的依据;高龄患者在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的负荷量如何判断,如何控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剂量,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在指南中对于高龄患者也没有标准的答案,需要根据临床医生经验和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做判断。
病例中还需要注意,应结合患者高龄、低体重的实际情况,考虑使用替罗非班可能存在引起出血的风险;术中肝素使用U剂量偏高,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建议使用U;由于患者体重较低,建议术后阿司匹林增加50mg。
点评专家:
项美香浙江大医院
李拥军医院
郭文怡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
王书医院
来源:ACTIVE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5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急性心肌梗死大抢救
- 下一篇文章: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