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心梗发作后的七个教训,别让自己抱憾终



导读

做了这么久医学科普,我自认为对心梗这个人类头号杀手并不陌生。但真的遇到了,与它真刀真枪怼起来,才发现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你就可能抱憾终生。

来源:不神医堂

作者:孙边姬

上上周六,我爸心梗了。

做了这么久医学科普,我自认为对心梗这个人类头号杀手并不陌生。但真的遇到了,与它真刀真枪怼起来,才发现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你就可能抱憾终生。

现在,我爸的状态已经稳定,我的心情也已经平静。我决定以患者家属的视角,把这次经历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分享给我的同龄人,希望你永远不会用到它们。

我爸和我不住一起,但离得很近。上周六上午10点,我爸来家里看我闺女,坐着闲聊。

他说:“今天感觉腮帮子疼。”

我说:“你昨天吃肉吃多了,嚼得吧?”

他说:“人家说心梗就会腮帮子疼。”

我说:“你少吓唬人。”

之后,我爸就离开我家去超市买东西了。

又过了半小时,我接到我爸的“我不舒服,你来一下吧。”

1教训一:梗发作还可能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为这件事而自责。我爸这样一个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突发腮帮子疼这样一个心梗疑似症状,我却没有重视起来。

除了心绞痛、心律不齐这样一目了然的症状,心梗发作还可能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

①牙床疼痛

②肩膀酸痛

③烦躁不安

④胃痛、胃胀、呕吐

⑤出汗

我狂奔到我爸家,他已经躺在床上了。他告诉我,走到超市门口时,他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回家躺下,然后给我打电话。

我一摸,他的汗已经把上衣全部湿透了。此时,他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们做出第一个判断: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我妈在出差,呆福在基层,此时家里就我一个人。我马上给呆福打电话,他不是心内科专业,但也马上判断是心脏问题,但不确定是暂时的心肌缺血,还是心梗。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先吃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我爸告诉我,他已经吃了速效救心丸,但家里没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我马上跑出去买。

2教训二: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有中老年人的家庭,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

药买回来后,3片(mg)阿司匹林咬碎吞服,1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根据呆福的指示,5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又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再过5分钟,症状还没缓解,又含服一片,达到最大剂量。

3教训三:硝酸甘油要慎用

呆福告诉我的,是心梗急救的通常用药方式。然而,后来我们才知道,我爸的心梗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脏下壁,这个部位的心梗,硝酸甘油要慎用。

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对抗心梗的机制完全不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而硝酸甘油则用于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流灌注。

当心梗发生在右冠时,患者血压往往会降低,如果再服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而阿司匹林则是万金油,任何部位的心梗都可以吃。

因此,医生建议我,心梗后的用药是这样的:

马上咬碎吞服mg阿司匹林,之后测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比平时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和平时差不多,就可以含服。

吃完药后,我爸感觉略好,但烦躁不愿说话,想安静躺着。我就退了出来,继续给呆福打电话。

呆福告诉我,指南上说,出现这些症状,医院。但爸的情况看起来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可能是一过性的心肌缺血。可以考虑在家观察,但要保证绝对卧床。我和我爸的想法也是这样,而且那天周六,我们怕心内科不上班,医院也白跑。

之后,我给我来北京办事的两位叔叔打了电话,他们很快赶了过来,医院,于是我们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医院P医院做个心电图。

怎么去P医院呢?就隔一条马路,叫救护车或者打车都有点矫情,于是我们决定……走过去……

4教训四:绝!对!卧!床!

呆福因为这件事把我好好骂了一顿:“啥叫绝对卧床?绝对卧床的意思是:绝!对!卧!床!不能坐起来,不能溜达,更不能上街!这样分分钟加剧心梗,前一秒没事后一秒可能就倒下了,爸能走过去完全是撞大运!”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从没打过急救电话,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该打,总觉得要特别严重才可以。其实症状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所以别怕矫情,该打就打。

另外,医院确实很多专家门诊不上班,但急诊一定是上班的,各科也都有值班医生,不可能出现患者等着救命医生不上班的情况。

到了P医院急诊,护士量了血压,/50,要知道我爸平时有高血压,这么低绝对不正常。之后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马上震惊了:“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这时我们才真正懵逼了:之前大家虽然考虑过心梗的可能,但看我爸的样子确实不严重,跟我们设想的心梗发作完全不同,因此大家都觉得是心肌缺血,来医院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没想到真是心梗!

5教训五:如果忽视了,可能会二次发作,到时就失去了抢救的时间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忽视了,可能会二次发作,到时就失去了抢救的时间。

其实十几年前,我爷爷就是心梗过世,他的初期症状就是肩膀不舒服,大家都没太在意,后来医院,最后没救过来。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有冠心病吗?”

“呃,好像没有吧……”

“有糖尿病吗?”

“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有高血压吗?”

“有!这个确定!”

“高血压几年了?”

“呃……好几年了……”

“平时吃什么药?”

“呃,降压药?降糖药?……”

6教训六:自己的联系方式别弄错了

赶紧打电话给父母,问病史,问用药,拿小本本记下来!背会!

P医院医生跟我说:“你爸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做支架了。医院做,医院?医院。”

我说:“好好好,大医院。”

医生说:“那就打或转院吧。”

于是,我拨出了生平第一次,告知病情、所在地、医院,结果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不行再打。

我心急火燎地打了,把刚才内容重复一遍,最后人家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然后又重新说了一遍!

7教训七:如何应对

是的,我当时是懵逼状态,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此时竟然说不出来了。大家不要学我,打急救电话时要冷静,深呼吸,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然后就是心急如焚地等待。到了后,医院,我说去三甲S医院,他很犹豫,问我:“联系好了吗?有床位吗?”我心想果然跟网上说得一样!绝对不能落入圈套!于是我义正言辞地说:“联系好了,有床位,医生等着呢!”

8心得一:在叫救护车前最好医院

根据网上的描述和我的经历,会怂恿病人去跟医院就诊,我不知道是不是也这样。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大家在叫救护车前最好医院,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那就别想了,医院先救命。

如果还有时间,那就选一个病情对应科医院。医院水平高,那就医院。

最重要的是,医院后,一定要立场坚定,别听他们说没床位就动摇,对于心梗这样的危重病情,医院的急诊都有绿色通道,不可能不收。

生平第一次坐救护车,虽然人不靠谱,但车还是很快的。路上的车都会给我们让路,让我感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到了S医院急诊科,总算见识了急诊医生的忙碌,每个人不是在跑就是在吼,真的是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我被年轻的急诊二线像孙子一样吼来吼去:去挂号!快点!怎么这么慢!这儿签字!还有这儿!这儿!这儿!没时间跟你解释了赶紧签!

虽然被吼,但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人家是为了救我爸的命才这么着急的,而且当时仍在懵逼的我,如果不是这么吼,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很快,我爸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后来,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95%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大部分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9心得二: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超过6小时,还是幸运的。

因为这件事,我听说了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每次听到这些例子,我都一阵阵后怕。

虽然心梗发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但据我爸说,患者本人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有太在意。

所以说,太能忍不是好事。

经过一周的住院检查,现在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致谢

感谢第一时间给我爸确诊、之后耐心指点我们转院的P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比我还要着急的S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帮助我爸疏通血管、放进支架,并在他住院期间耐心护理的S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

感医院的两位叔叔。

感谢事发后从老家来北京帮我照顾家里的亲人。

感谢以各种形式慰问我的亲朋好友。

感谢后台无数留言鼓励我们的粉丝。

感谢老天爷。

因为呆福是医生,周围有很多同龄的朋友来找他咨询父母的病情。有的不严重,有的已经是癌症晚期,最后去世了。

长大后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几乎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父母生病的情况。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我们也是一样。

但今年,家里有两位老人先后生病——呆福妈妈和我爸——后,我们两个所谓的“业内人士”也都经历了各种手忙脚乱和恐慌。这让我们明白,把头埋在沙子里是没有用的,了解老年常见病和应对措施,才能让我们免于当下的恐惧和慌乱,免于事后的抱憾终生。■

心肌梗死靠谱自救方法

来源:医院

指导科室:医院心血管科

心肌梗死是一种患者自己无法处理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一旦发生,患者或家属应该第一时间拨打。

但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说起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救方法,估计大家也看过不少,但哪些是可行的呢?医院心血管专家告诉你……

怎样识别心肌梗死?

1、诱因:

心肌梗死大多患者发病前有较大的活动量,如突然用力、情绪激动、受惊吓、饱食、突然受凉等情况。

2、发作部位:

三个最常见的区域

(1)心前区:左侧乳头附近区域;

(2)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中间;

(3)剑突下:俗称心口,上腹部的顶点。一般巴掌大小,个别出现整个胸部不适,甚至伴有肩膀、左臂、颈部和牙齿等不适。

▲图中所示部位出现疼痛时可能是心梗

3、发作症状:

典型症状是胸部闷痛感,常伴烦躁不安、恐惧,严重的会出现濒死感。个别会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或伴有头晕,血压很低或心率很慢。

4、发作时间:

一般持续30分钟以上,但超过15分钟的发作也需要高度重视。

心梗发生后该如何处理?

第一步

及时呼救并拨打:呼救比使用其他方法,如床头三宝都重要,因为真正的心肌梗死不是家庭备用药物能够缓解的,因此,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应该把门打开,方便急救人员施救。联系完急救人员后,立即通知家人及时赶到。

第二步

控制情绪,减少活动:稳定情绪,立即卧床休息,适当做缓慢的深呼吸,一般5秒一次为宜。此外,平卧可以避免摔倒造成的意外伤害,也有利于脑部的供血。

第三步

如果有条件,吸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有: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有冠心病且心绞痛发作较为频繁的病人;家族中有人有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病人

此类人群日常可实施一些日常准备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1)将相关的病历、医保卡(本)和既往的心脏病资料都放在一起并置于一个取用方便的地方,告知其他家属存放地点,万一发病可以迅速取用。病历本上的过敏史和主要用药情况最好也写上。

(2)在家庭中准备血压计、吸氧设施。

(3)频繁心绞痛发作的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准备一些药物。

切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自己无法处理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医院就诊是最佳方案,宁可搞错也不要漏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步应该立刻联系急救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不神医堂、医院。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早期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