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雾霾严重到什么程度,才不能进行室外健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如健走,不仅可以促进和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的免疫力,还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充满活力。然而,面对雾霾频发,空气质量变差,我们还能出门健走吗?什么时候出门健走好呢?

雾霾天的危害

与空气中直径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的危害更大。PM2.5能避开呼吸道的保护组织附着到气管和支气管上,甚至直达肺泡,刺激呼吸系统的大小气道,诱发一系列疾病。

  1.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PM2.5颗粒物进入呼吸系统深处,并长时间滞留,会使得呼吸系统发炎,引起咳嗽、鼻炎咽炎、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还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2.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

  PM2.5颗粒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会造成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非致命性的心脏病,以及心肺病患者过早死亡。

  3.影响血液系统

  PM2.5颗粒物进入血液循环,会造成血黏度增高,凝血异常,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大隐患。

  4.损害生殖能力

  PM2.5颗粒物会导致生殖能力下降,还会影响胎儿发育或造成缺陷。另外,毒物还可能通过胎盘,直接毒害胎儿,造成早产儿、新生儿死亡。

室外健走得看污染程度

那雾霾这么可怕,岂不是以后都不能外出健走了?当然不是啦!大城市空气难免被污染,进行室外健走得看空气的污染程度。

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范》将空气质量划分为六级:

  第一级:优(0~50)   空气质量非常好,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进行正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第二级:良(51~)   空气质量可接受,除了极少数敏感人群外,其他人可进行正常的活动和体育锻炼。   第三级:轻度污染(~)   轻度污染环境下,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健康人群仍可进行体育活动。   第四级:中度污染(~)   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时间。   第五级:重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当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第六级: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不适,或出现某些疾病。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停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什么时间适合室外健走

空气质量好的时间段每天都会有所不同,在大城市中,早晨7点后人们的活动增多,空气质量开始变差,一直持续到中午,空气质量慢慢有所好转,到下午4~5点左右最好。5点后,大家陆续结束一天的工作,交通开始繁忙起来,空气中的微颗粒物就会增多,直到夜间有所减少。

  如果从人的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层面考虑的话,一天当中比较适合运动的两个时间段分别为早上的6点~7点和下午的4点~5点。

如何减少雾霾伤害

  1.外出时要佩戴防护口罩。

  2.雾霾中的污染物可能会附着在衣服或皮肤上,回家后要洗手、洗脸,做好清洁工作。

  3.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但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开窗。

  4.多吃有利于清肺的食物,如胡萝卜、梨子、木耳等。

  温馨提示:

  即使在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气,也不要在车流量大的道路旁边进行健走。

  室外空气质量不适合外出健走时,可以选择一些室内有氧运动,比如室内健走、跳健身操、打太极拳等。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