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心梗这些必备的知识关键时刻
经验总结心梗这些必备的知识关键时刻
心梗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你就可能抱憾终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梗发作的一些教训和经验,关键时刻能救命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键点一:重视心梗相关症状
在临床上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因此,要引起大家的警惕。身体如果有以下表现,多加留意就能早期发现心梗。
(1)胸痛或心前区疼痛。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就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
(2)心绞痛症状加重。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要警惕心梗发作。
(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要引起警惕。
(4)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
(5)其他症状表现。比如:心律不齐、狂躁不安、胃胀、呕吐、出汗等。
专家提醒:无论是心梗典型的胸痛还是发作为其他部位的牙痛、肩痛、腹痛等症状都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附:心梗发作常见部位疼痛区
关键点二:选对心梗急救药物
心肌梗塞不及时吃药抢救,容易造成生命危险。常用的急救药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等,但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对抗心梗的机制完全不同,所以不了解的人常常容易给错药、帮倒忙。
(1)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2)硝酸甘油:用于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流灌注。
心梗发作时,很多家属都会给患者来一片硝酸甘油,吃一片胸痛不缓解,于是连着再来好几片。医院张大东院长表示,心梗发作吃硝酸甘油没错,但不应过多的服用。心脏有三支冠状动脉,如果是右侧冠状动脉闭塞,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这是因为右侧冠状动脉在心脏中担任了往肺中输血的重要任务,当右侧冠脉发生心梗之后,会造成右侧冠脉、左侧冠脉和肺的供血全都减少,也就没那么多血往全身走了,所以血压就会低。而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是扩张血管,如果再服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血压会进一步降低,甚至可能会致命。
专家提醒:不确定是什么情况,不要自己随意用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关键点三:不要延误心梗病情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忽视了,症状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许多患者家属看到患者情况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就认为只是暂时的心肌缺血,不是心梗,就只是让患者卧床休息,但往往这种情况会耽误患者及时的救治。有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比如是肩膀不舒服、胃肠道不适等,家属和患者都没太在意,医院治疗,许多都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酿成悲剧,造成家人终生的遗憾。
专家提醒:了解心梗发作的典型和不典型症状特征,发生类似症状应紧急拨打急救,千万不能耽误。
经验一:医院。
大家医院,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医院。如果还有时间,医院。医院,为心梗病人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院士领衔专家团队为你的心脏健康强势护航。
经验二:不要耽误抢救时间
专家表示:急性心梗致死率之所以很高,并不是因为心梗治疗和抢救有多么难,主要原因是急性心梗发病突然,而且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抢救,一般急救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2小时,而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病人并不能在这个有效的时间内及时得到抢救,这才是急性心梗致死率高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病情不危急或者是症状不明显不在意都可能因耽搁治疗时间而发生意外。因此,当发生急性心梗或类似心梗的症状发作时不要犹豫,应立即拨打急救。
另附:心肌梗死的急救办法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这是有效的自救方法。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果断急救:
1、拨打: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让病人含化(不能多服)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咨询心胸健康相关问题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儿童白癜风能治愈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知识,大健康心梗急性发作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好消息昌吉州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健康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