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小心隐匿性冠心病,望周知
案例Case
年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晚间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年仅39岁。
年5月,37岁腾讯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因脑溢血去世。
年4月,59岁的北京江民科技创始人王江民,突发心脏病去世。
年8月,28岁的浙江卫视新闻主播梁薇在出差期间,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去世。
年7月22日,39岁的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去世。
年6月,59岁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心脏病猝死。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因病突然死亡。调查显示,1小时内发生的猝死,90%以上是心源性的,系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心源性猝死,一般都有心脏暗疾。年轻人的心脏暗疾多为先天性的,与动脉粥样硬化无关的结构性心脏病;而很多中年人猝死则多为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脏病。很多中年人患有高血压,高压血流会损伤血管壁,让管壁发生异常重构,变厚,变硬;粗糙受损的血管内皮表面,有助于血脂的沉积。高血压和冠心病共同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应激状态下导致斑块破裂,就会导致冠状血管不同程度的堵塞,从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轻者心绞痛,重者急性心梗。而慢性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缺血性心肌病,都统称为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70%以上合并高血压。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一些人年年体检,却未查出冠心病呢?原因就在于其患的是“隐匿性冠心病”。常规体检针对心脏的检查只有心电图、心率等,仅能判断心脏跳动节奏是否异常,但未涉及冠脉狭窄、血栓等方面,而后两者是冠心病的直观表现。但为何心血管已经狭窄了,人却没有感觉呢?因为机体有代偿功能,部分患者心脏血管的狭窄程度若未达到70%以上,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碍,故不会产生胸痛胸闷等症状;再则,糖尿病和老年患者神经反应不敏感,对心肌缺血的感觉迟钝,亦不会有心绞痛的症状。
★冠心病为什么会导致猝死?
心源性猝死绝大多数是死于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当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由于缺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等,会让心肌细胞不听心跳的指挥官——“窦房结”的指挥,“各自为政”地乱跳,便可产生心室颤动。当心肌缺血时,各部位的心肌纤维传导速度各异,呈现电的不均匀现象,从而诱发心室颤动,乃至心室停搏而猝死。当心脏较大面积缺血,交感神经反射性抑制,迷走神经的中央核及周围组成了对心脏的抑制系统,导致心室停搏,引发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本来就因冠脉狭窄而供血供氧不足了,若再加上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更加严重,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从而猝死。
对于隐匿性冠心病患者而言,其冠状动脉同样也有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若诱发因素强到一定程度,斑块破裂,导致血管不同程度堵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同样会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研究发现,因冠心病而猝死的患者中,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其冠心病推测应为“隐匿性”的。那么,导致猝死的诱发因素具体都有哪些呢?
压力:为了研究清楚大脑与心脏相互作用的详细机制,研究人员测量了心脏病患者在中等压力下,大脑头盖骨的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大脑和心脏之间存在着反馈回路。当大脑接受到心脏泵血的信号后,这些大脑部位会输出更多的信号,加速心脏跳动。虽然这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但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则会造成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劳累:短期内剧烈的身心活动,会让机体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触发心脏电信号的异常。
环境温度:医疗气象学的研究发现,有77%的心肌梗死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高。急诊室传出的信息: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心律异常、心梗及心脏猝死患者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人体受寒冷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可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此时,心肌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触发冠状血管斑块破裂。
熬夜: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低糖低钾,体内电解质紊乱,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律不齐。
疲劳是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
猝死很突然,但猝死前就没有任何症状吗?有,全身性的疲乏就是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心源性猝死者,在猝死前,心肌已经缺血了,心肌缺血导致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体内大量的过氧化物质生成,触发炎性物质的增多,导致斑块纤维帽变薄易破裂,因此在猝死前,患者常感到浑身疲乏和酸疼。如果您在平常工作状态就已出现严重的疲劳,而且这种疲劳是全身性的,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且是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的,那您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一般的疲劳了!如果您经常在重压下加班加点地工作,而感到异常疲惫时,不管您平时的身体状况如何地好,为防万一,也应该立刻就医了。但遗憾的是,一则“隐匿型冠心病”,自己很难知道;二则,“心肌缺血的疲劳”又极易和工作劳累相混淆,而被忽视。
这该如何是好?首先,预防为主:每年一次体检;
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四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
如果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及时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血脂;
高危患者及时做双源冠脉CT或冠脉造影,以让“隐匿”现形。
再则,在“大战”时,不管健康如何,随身携带救命药,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一旦出现猝死的危急症状,立刻服药自救,为自己抢回点救命的时间。
对不起,请给我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搜索“阳光欣晴”
“阳光欣晴”App致力于打造专业的诊后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疾病管理。在这里,您不仅可与住院时的主管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充分的沟通,系统还能帮您评估发病风险、监测生命体征、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制定个性化诊后管理方案。一对一的医生助理以及专业的医疗团队真正做到了个体化评估,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回访与指导计划,同时,保证了持续对患者的跟踪指导,科学的疾病管理,医院体制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预后。
对不起,我想尽快使用,请告知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8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征兆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隐匿的高危心血管疾病无痛性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