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内,溶栓还是PCI
周胜华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医院院长
心血管医生都知道“时间就是心肌”。有报道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之内给予相应的治疗,不管是溶栓治疗还是PCI,所挽救的就是心肌。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3小时就是心肌。心肌细胞与脑细胞一样,脑细胞更加敏感,它的死亡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心肌细胞同样也非常敏感,如果超过3小时,心肌再复的生存几率大为减少,6-12小时以后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开通血管,防止更大范围的梗死,因此“3小时就是心肌”这个概念应在临床医生中得到强化。尤其在1小时内的治疗,即使是溶栓,患者也会得到很大的获益。如果再延长至1.5小时或2小时,即使是PCI,或许对患者反而有害。因此尽早的治疗是关键。
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层面是患者层面,就是不延迟就诊。第二个层面是在社区的救助系统层面,希望能够赢得时间。医院和团队的层面。按照年的指南新的解读,最后一个层面强调的是团队(heartgroup或heartteam)的能力如何,以及在整个决策的构架中所发挥的作用。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失心肌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医生首先要评估时间以及风险。时间的评估是指评估患者的发病时间,风险的评估则是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整个状态的评估,另外还要评估如果是给予溶栓治疗,溶栓本身是否有禁忌症等,医院的自我评估,医院是否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这样的治疗。在这些评估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尽一切可能尽快实施再灌注,这是最关键的。需要强调的是医生不要老想着PCI或球囊,我们要超越PCI或球囊。
如何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是最关键的。然后就是决策,如何进行再灌注治疗?下面介绍两个相关的研究。
一个是不同的发病时间段给予溶栓或PCI治疗,比较二者6个月的死亡率。可以看出如果是小于2小时或是2-4小时溶栓与PCI在6个月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超过4小时溶栓的死亡率明显高于PCI,且有显著性差异。
Every10min.delaytoPCI:1%incresseinmortalitydifference
第二个研究是在不同时间段PCI或溶栓死亡率的比较。可以看到一个小时是分界岭,在延迟时间很短的情况,溶栓的危险性比PCI低;但是如果延迟的时间大于一小时,PCI的临床效果好于溶栓治疗。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3小时为分界点,3小时以内溶栓治疗,患者的获益不亚于PCI。
对于3小时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还是PCI?
1、对3小时以内发病的患者,溶栓与直接PCI获益相近,实施溶栓应做到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隔30分钟内。
TimefromSxOnsettoRandomization
2、如果STEMI患者相对延误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以直接PCI为佳。
3、估计相对延误超过1小时则应该溶栓,尤其是对于相对年轻的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
4、下列情况首选溶栓:
①不具备24小时急诊PCI医院;
②不具备24小时急诊PCI治疗条件也不具医院;
③具备24小时急诊PCI治疗条件,患者就诊早(症状持续≤3小时),而且直接PCI明显延迟;
④具备24小时急诊PCI治疗条件,患者就诊时症状<3小时,但就诊至球囊扩张与就诊至溶栓时间相差(PCI相关的延误)超过60分钟或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超过90分钟。
否则,则首选直接PCI作为再灌注治疗方案。
5、对高危患者在无PCI医院可行溶栓治疗,然后尽可能转诊至有PCI医院,在那需PCI时可随时进行,患者转院和转入导管室之前,应给予初步的抗栓治疗(抗凝加抗血小板)(Ⅱa类,B类证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9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突发急性心梗,世博高新医院争分夺秒救治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双11卖的最火爆的是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