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病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新五驾马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全民健康》传统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血糖。仅仅控制好血糖,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只能下降10%,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下降3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下降40%。所以说,单控制血糖是不够的。
第一驾:控制好血糖
血糖管理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小于或等于7%;因人而异,相对预期生存寿命越长的成年人控制4%-6%为宜。
空腹血糖4.4-7.0mmol/L;年龄越大可以偏高一点,如80岁为8.0mmol/L;
餐后血糖4.4-10.0mmol/L;
血糖波动要小,4.0-12.0mmol/L之间为宜。
控制好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20%。
第二驾:血压达标
我国约有2.9~3亿高血压患者,1/3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一般高血压:</<90mmHg;(部分/80mmHg上下)。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90mmHg,当血压降至/90mmHg时就掉以轻心,甚至「不动了」。因而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90mmHg,部分可降至/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90mmHg以下。(2)老年(65~79岁):</<90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90mmHg;(3)80岁以上:</<90mmHg;(SBP~mmHg)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CHIEF试验纳入例高血压患者。该结果指出初始小剂量联合治疗可明显提升高血压达标率。CSPPT研究提示补充叶酸可预防脑卒中,显著降低21%脑卒中风险。
血压达标,可以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0%。一般情况下血压控制目标/80毫米汞柱(水银柱血压计为准),高龄病人可适当指标放高一些,80岁/90毫米汞柱左右也未尝不可。
第三架:血脂达标
血脂四项正常值
总胆固醇:2.8~5.17mmol/L
甘油三酯:0.56~1.7ml/l
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想要保持血脂正常值就得要保持好人体正常的血脂含量。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高血脂症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这四项中,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血管因素,号称人体血管的”清洁工”。想让它升高,主要靠运动。他汀类药物仅仅升高10%-15%,贝特类升高15%-20%,。要想血管好,不如多走路。
利用他汀类药物把血脂控制达标,可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0%。
第四驾:抗凝治疗
相关文献报道:在糖尿病患者人群适时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减少心脑疾患风险70%以上。
心脑血管事件占据所有2型糖尿病人寿命结局的80%左右。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包括脑梗、心梗在内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里,阿司匹林都名列其中。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抗凝治疗,获益多多,主要包括预防失明、减少心肌梗塞及脑梗死的发生。
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部病变,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美国研究显示,视网膜病变是由眼内数百个微型血凝块造成的,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比一般人的眼睛要多出三倍的血凝块,血凝块阻挡血液流到视网膜,造成逐渐失明。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减少血液在血管内的凝固,继而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可能性。为了有效预防失明,患者应在糖尿病初期就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趁血凝块还未发生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与非糖尿病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5倍,发生脑血管病(主要是脑梗死)的几率要高出4-10倍,而血栓形成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血栓发生在脑部,就会导致脑梗死;在心脏,则引起心肌梗死。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功能,防治血栓形成。“内科医师健康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分析显示,阿司匹林组首次致死性心梗发生率下降61%;“女性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糖尿病亚组脑梗死风险下降58%,从而证实了阿司匹林对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
第五驾:体重达标
体重最关键,体重达标可以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50%。肥胖或超重是万恶之源,罪魁祸首。30年前中国物质匮乏的年代,糖尿病患病率不足1%。如今超过了10%。究其根源在哪?人种没变,基因也没变。变化最大就是生活方式改变了。
肥胖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高,20~44岁之间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上升4倍。临床调查显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与体重指数(BMI)密切相关。BMI≥35的男性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是BMI<23的男性的42倍。表明肥胖者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关系。BMI似乎是2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即使体重在平均水平的人仍较低体重人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肥胖者为什么容易患糖尿病呢?医学研究认为: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它可能与脂肪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于脂肪、肝脏或肌肉,从而影响胰岛素作用有关。肥胖常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通过下调胰岛素受体引起胰岛素抵抗。
由于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肌体的需要,以便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为适应这种需要,胰岛细胞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的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肥胖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控制饮食。过多的摄取食物常常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就能使肥胖程度减轻,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症状,使血糖恢复正常。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的再满意,若果体重没管理好,等于治疗失败!
驾驭好这新五驾马车才有可能让您免受糖尿病并发症之苦,才能让您平平安安度过人生百年。
基于此,河南广播电视台《全民健康》栏目将根据各地市县管理团队的推荐或自荐一批名医,我们将实地走访后,来重点打造包装宣传使其成为“地方名医”造福一方百姓。
各地市县管理团队推荐条件如下:
1.每个地市县管理团队原则可以推荐5——10人。
2.三证必须齐全,医风医德良好。
3.三年内未曾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
4.管理团队负责把推荐人员个人简历,联系方式,行医事迹以电子版形式发到栏目组以待审核。
5.推荐来的学员准备参加近期培训。
6.愿意上台在同行之间进行分享交流的学员,可以提前准备PPT课件。
7.愿意安装网络学习机,接受栏目组精准宣传包装,有成为地方名医意愿的,参加近期培训,优先试讲。
8.未尽事宜联系-
网络学习机安装注意事项和流程:
安装条件:
1.三证齐全,天使村医家园的村医;
2.自己准备一台不小于32寸的壁挂电视机;
3.有网线通网络;
安装免费,需要缴纳(仅含三年服务费)。
安装流程及注意事项:
1.向当地管理团队报名。
2.每个县10台起装。由县管理团队具体安排时间。
3.安装前签署协议。
《全民健康》栏目-
本期编辑:杨清康许迎春许俊莲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致力公益事业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d/10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平安一年期重大疾病保险
- 下一篇文章: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急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