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老人突发心梗,医护人员上演生死急救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91岁高龄的周奶奶,突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院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们迅速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抢救,经过1个小时的手术后,周奶奶最终转危为安了。

01

91岁老人突发疾病

10月24日,临近中午,“哎呦,哎呦,我不行了......”伴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呻吟,只见两个中年人架着一个两鬓斑白、步履踉跄、面色死灰般的老人步入心内一区护士站。正值午间下班的时间,心内科谭笑、白青青、薛莎莎等几个护士停下脚步,扶老人到护士站坐下,简单询问病情后,立即测心率和血压,经验丰富的谭笑疾呼:“叫值班郑立医生立即过来。”并迅速搬运病人就近放置平板床上。

02

争分多秒检查病因

值班医生火速赶到后,立即行心电图、心电监护、吸氧、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辅以胸痛常规操作。

仅仅用了4分钟,心电图结果就出来了。心电图ⅡⅢavfst段抬高,诊断结果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场的人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周奶奶已经91岁高龄了,心电图显示病变严重。

大家都知道,心梗时间越长,心肌受损越多,患者预后越差,不容医生多想,病情不能耽误,这简直就是在与死神在赛跑。

03

时间就是生命,展开紧急抢救

医生立即告知家属,患者病情以及凶险程度,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后,医生们马上进行手术准备,争分夺秒为患者挽救心肌。

“启动导管室.....”

心内科医护人员们准备着必备用品,心电监护、除颤仪、抢救箱……,之后迅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导管室。

此时,心内科主任医师张超红及住院医师侯渊博已在导管室准备就绪,穿上30斤重的铅服,化身“铅衣人”,站在大C臂机下,为患者行急诊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以及临时起搏器为其保驾护航。

周奶奶年事已高,心梗部位导致其心率低、血压低,造影结果更是显示,右冠近端%闭塞,并且伴有严重的钙化血管影。张超红医生及其团队沉着冷静,果断处理,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严密的配合下,经过近1个小时的手术,周奶奶最终转危为安了。

04

转危为安,恢复良好

10月24日下午,做完手术后的周奶奶转至CCU监护治疗。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好转,逐渐康复中,拔除了临时心脏起搏器。

如今,周奶奶已经转入普通病房,恢复良好,而每当想到在导管室、CCU经历的生命博弈以及医务人员全力抢救、悉心照料,感动、感激就会涌上心头。周奶奶说,是这些白衣天使,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帮助与温暖,并且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据医院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一区主任张超红介绍,这位91岁的患者,也是她们科迄今为止年龄最大的一位。“引发冠心病并最终造成心梗的因素有许多,”她说:“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肥胖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均为高危人群,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酗酒也是引发冠心病的直接诱因。”

  相关链接

急性心肌梗塞是当代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发病后往往会出现突然猝死,因此被称之为“闪电杀手”。如果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尽快拨打急救——。

据了解,年7月,医院成功创建豫西地区首家中国胸痛中心,为三门峡市周边地区的胸痛病人创造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带来了生的希望,年至今已独立完成余例急诊PCI,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意味着峡市及周边地区更多的急性心梗患者将能搭载这条“生命的绿色快车”,享受更专业,更快捷,更安全的医疗救治。

10月28日,从河南省卫计委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胸痛中心建设推进会上再次传来喜讯,医院荣获省卫计委颁发的河南省第一批48家“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认证单位”,这标志着我院胸痛中心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d/1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