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刺激是主因
他提醒,一旦发生心梗,家人要立即帮助病人卧倒休息,开窗通风以保证其尽快吸入新鲜氧气,并帮助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使用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如没有救护车应用平板车或担架送病人,切忌让病人自己上救护车或步行、坐公交去医院,以防使心肌梗塞面积扩大或发生心脏骤停
许予明提醒,春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很关键,温差过高或过低对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都不利,室内温度在20 左右最适宜此外,诸如生活无规律、工作压力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过度等原因也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许予明表示,前段时间由于气温骤降,导致急诊室连续收治了数十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者就占了不小比例,病情都较严重以老年人且曾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是怎样得的等病史者为主,但也不乏从未曾发病的年轻人“冷空气刺激是主因,多变气候让不少老人难适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对于从事户外、熬夜工作的人群而言,哪怕正值青壮年,也别自恃身体好而“逞强”,防寒保暖能有效保护身体免遭意外
春天一到,一些春季高发疾病开始蠢蠢欲动,不少人都质疑“春捂秋冻”这个方法到底能不能防病?专家表示,由于受“倒春寒”的影响,很多医院的急诊室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是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心脑血管老病号来说,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坚持“春捂”非常有必要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倒春寒”季节必须要学会“春捂”,防寒保暖是避免血管受冷刺激神经性心肌梗塞痉挛第一要务
52岁的老马近日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突然间开始上吐下泻,吃了几天药,但丝毫不见效,整个人也显得无精打采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作了检查,结果却让家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梗3项指标严重超标,结合心电图异常,竟然确诊是心肌梗死许予明表示,早春时节,气温起伏较大,这让原本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病人病情出现波动,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在发病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导致病人的死亡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心肌梗死病人都不能正确识别病前先兆,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一旦发生心肌梗塞很危险,要立即拨打120,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许予明说,“心梗发病后的3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极易死亡,哪家医院治心肌梗塞且容易留下偏瘫等后遗症”
上吐下泻、貌似感冒,可能是心梗来袭
春季气温骤升骤降,心血管患者“吃不消”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专家提醒,应从四大方面预防心梗发生:一是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精神紧张;二是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三是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按时进餐、饮食有节;四是戒烟限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当大风和寒潮来临时,受寒冷的刺激,温度骤变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突然收缩,这时血液循环包括血管的弹性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血管堵塞,如果情绪再不稳定,很容易由于血压过高而将原本脆弱心肌梗塞饮食的血管冲破,导致脑血栓、脑出血等严重疾病,俗称中风”尤其是老年人,适应能力差,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病人,因为血管硬化较为严重,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极易造成脑血管不断舒张、收缩,更容易引发脑溢血、中风、心梗等并发症
心梗发病
春天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冷暖最不稳定的季节,也是最易复发疾病和增添新病的时节每年2~4月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予明解释,“大约有1/3的心梗可以毫无疼痛感,或是症状类似于胃肠炎、感冒、牙病、咽炎、颈椎病等,而患者恰恰容易忽视这些信号,延误病情”
如何识别急性心梗的早期症状?许予明表示,三成心肌梗死没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也被称为无痛性心肌梗心肌梗塞模型死,较多见于老年患者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常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有的患者表现为气短、咳嗽、不能平卧,但患者自己还以为只是感冒了此外,无痛性心梗患者还可能表现为上腹痛、背痛、咽喉痛、牙痛,患者往往想不到这样疼痛同样是心脏出了问题
要抓住“黄金三小时”
室温20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d/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夏天喝啤酒看比赛最易心梗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