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人在路上
一次一次被感动,却不知从何下笔,任由它在心里汹涌发酵,直到新年前几天那一次灵宝之行,我再一次被深深地触动了。
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司机就是一个急救小组,外派就成了一个急救站,一个临时组成的家。医院工作,有任务随时转运病人,零距离为驻地群众提供没有时差的急救服务。
年11月22日,是一个暴雪天气,下午三点十分,刘晋豫、王朋辉接到了一个5个多月的患儿,严重心衰,医院治疗。因为在外驻点,救护车并没有准备防滑链。但是,病人不能等,他们只好冒着风险在暴雪中前行,车前的雨刷被冻住,每走一段路,张师傅都要下来清理玻璃上的积雪。到达市区,在上甘棠路大坡时怎么也上不去,交警、行人一起帮忙才把救护车推了上去,这真是这个严冬里最温暖的一幕。平时一个小时的车程,足足走了医院。
年12月2日,还是他们俩,一个白天接了3个病人,医院,安妥病人,才拿到盒饭,又接到任务,只好提着饭上了救护车,想着路上吃,这在急诊科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谁知种种原因就没吃成,接到病人那就更不可能了,一路上都在紧张抢救,盒饭又跟医院。在这样的天气,盒饭早冻成了冰坨,微波炉热了半天才能吃,此时已经下午3点了。
急诊的漫漫长路
9月的一天,张东红、刘玲玲从卢氏接了一个胸痛的马姓病人,45岁,很年轻,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和生活,但这一切差一点就在这天戛然而止。患者是急性心肌梗塞,她们常规抗栓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严密监护。突然,病人出现室颤。救护车内空间很小,有病人、医生、护士、还有他爱人,而他爱人已经吓的瘫软,哭成一团。玲玲迅速准备好除颤仪,东红开始除颤,玲玲同时把家属拉到一边,防止触电,连续四次除颤,病人总算恢复了心跳。
窗外青山默默,它怎么知道车内这生死一瞬的紧张抢救?
后来,马先生成功进行了急诊心脏支架置入手术,又回到了他原来的生活……
紧张之余,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快乐。临时的急救站小家实行的是彻底的“共产主义”,大家实行AA制,都把钱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司机师傅负责买菜做饭持家。王师傅的水果粥熬的很地道,聂师傅烧得一手好菜。“跟着他们口福那是好的不要不要的”,张莹这样说。
国庆节,李丽难得回一趟婆家,还在去郑州的高铁上,她就接到科室电话,需要给两个重症蜂蛰伤病人进行血液灌流。下了高铁,医院,开始工作。累了就在科室休息,第二天继续灌流,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深夜,尽管她还有孕在身。刘晋豫是当天的值班医生,从病医院,他就没有再回家,作为临时成立的蜂蛰伤专家组主要成员,他一直守在病人身边,血液灌流、血浆置换、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局部处理、严密监测,直到48小时后病人情况略有稳定,他才回家。
那一次因为成功抢救中毒病人李女士,家属盛情感谢,经家属的一再要求,主管大夫王强向家属隆重介绍了急诊科这些默默无闻的护士。那一刻,急诊科的每一位护士——这些平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姑娘们显得是那么的光彩靓丽。
急诊科工作繁忙,荆艺临产前还在坚持上班。白天忙碌了整整一天,下班直接拿着小包袱就进了产房。送她进手术室时,护士长才看见她的脚面肿的像刚出炉的面包,心痛极了,千叮咛万嘱咐手术的医生们,多多呵护小荆艺,让她顺顺利利誕下小宝宝。
太多了,太多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急诊人,见过了鲜血与泪水,见过了重生与感动,也见过了海天一色,江河落日、群山连绵、京城繁华……
这就是我们急诊人,永远在路上……
预约挂号:-4
健康体检:-16
患者服务:-
急救直拨:20医院请拨打医院派车长按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盖博士遮盖液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d/6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福音醋蛋归元液
- 下一篇文章: 有的糖尿病可以不吃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