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天麻属兰科植物,从天麻中提炼出的化学成分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其中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成分是天麻素(化学名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又称天麻苷)。本文对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天麻素的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实验猴采用静脉注射天麻素50mg/kg,20min后即出现安静、无紧张样,持续时间达2h。给实验小鼠皮下注射天麻素的结果显示,天麻素明显有协同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及硫喷妥钠等的作用。天麻素能对抗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和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的睡眠时间。恒河猴、兔及鸽静脉注射天麻素后均产生镇静作用。天麻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以较高速度降解为天麻苷元,天麻苷元为脑细胞膜Bz受体的配基。因此天麻苷元作用于γ氨基丁酸/Bz受体,从而显示镇静、抗惊厥的中枢抑制效应。
抗惊厥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麻素30mg/kg,30min后静脉滴注0.5%戊四氮溶液30mg/kg,结果显示天麻素能够延长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潜伏期,具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作用。天麻素有延长马桑内脂致家兔癫痫发生的潜伏期,减轻大发作程度,缩短大发作时程,加快其恢复过程和降低死亡率的趋势。
连亚军等通过建立戊四氮(PTZ)点燃大鼠癫痫模型,观察托吡酯(TPM)及天麻素对大鼠行为、脑电图(EEG)及海马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TPM组和天麻素组大鼠EEG表现低波幅快波或棘波、棘慢波,但波幅明显降低,痫样放电显著减少。点燃组海马结构内GAP-43免疫反应产物的密度普遍较高,TPM组和天麻素组大鼠海马结构内GAP-43免疫反应产物的密度较低,免疫反应产物颗粒细小淡染,稀疏。表明托吡酯和天麻素有抗癫痫形成作用,并可抑制海马内GAP过度表达。
镇痛作用:天麻连续给药,采用电击鼠尾法和扭体法,观察到天麻素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与剂量相关。
对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神经元损害模型,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μmol/L的谷氨酸作用10min能造成培养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明显增高,在培养液中加入天麻素可明显降低神经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此结果提示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培育液中谷氨酸的含量,观察到天麻素有拮抗氯化钾诱导的钙离子内流,减少神经母细胞谷氨酸的释放。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经过天麻素孵育后的神经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后,LDH的漏出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明显降低,膜流动性明显好于损伤对照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显示:天麻素可使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减轻,乳酸脱氢酶(LDH)漏出下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减弱。用谷氨酸和H2O2造成PC12细胞损伤模型,天麻素10-7,10-6,10-5mol/L可明显地提高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还原MTT的能力,抑制LDH的释放,明显抑制细胞内Ca2+含量的升高,减轻H2O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降低PC12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含量,剂量相关性地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百分率。此结果说明,天麻素有抑制氧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对天麻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其天麻素含量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粗提物及20%EtOH洗脱液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但天麻素含量最高的是60%EtOH洗脱液。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天麻抗氧化的主要成分不一定是天麻素。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和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的作用采用改良风箱模型计算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和血流惯性,在静注天麻前后,记录和计算实验狗的血压、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流惯性以及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的顺应性。结果表明:天麻能明显增加实验狗动脉血管顺应性,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的作用采用Langendorff法对离体心脏灌流,天麻液(1∶0)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最高血流量增加到%。静脉注射天麻素注射液10~20g/kg,以同位素铷86测定小鼠心肌血流量的结果是:小鼠心肌血流量显著增加。常压缺氧条件下,天麻注射液能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明显延长死亡时间,降低小鼠在低压缺氧时的死亡率。天麻素注射液颈内静脉推注不仅可以增加兔脑血流量,而且能对抗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天麻素注射液(1g/kg)颈外静脉注射,可明显扩张麻醉大鼠肠系膜动脉管径,血流加快。
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静注天麻素注射液,观察家兔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天麻素注射液能减少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后心前区心电图标测的病理性Q波数目,降低丙二醛(MAD)水平,减小心肌梗塞面积。还有研究观察到,合成天麻素可使丝裂霉素(MMC)所致心肌细胞变性减轻,坏死减少。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脏搏动及心肌组织化学的研究表明,合成天麻素可使心搏频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且心肌细胞内糖原、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三磷酸腺苷酯、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增加,表明天麻素可能具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
抑制炎症早期的渗出和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天麻素注射液(5g/kg)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前列腺素(PGE2)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说明天麻素对炎症早期渗出有抑制作用。天麻素注射液对抗大鼠肾上腺素(AD)的缩血管效应,显示对微循环障碍有预防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增强免疫和抗遗忘抗衰老作用: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T细胞的免疫应答,促进特异性抗体形成。黄秀兰等研究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观察到,低浓度的天麻素注射液(腹腔注射2.5~20mg/kg,体外实验0.1~μg/ml)具有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但中等浓度的天麻注射液(腹腔注射40mg/kg,体外实验~μg/ml)对ConA剌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作用,高浓度的天麻注射液(体外实验μg/ml)则有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天麻素注射液可使大鼠血、肝、肾、海马、皮质多种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升高,说明天麻抗衰老与抗氧化酶作用有关。
对噪声性耳蜗损伤防护作用:唐旭霞等对豚鼠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实验研究,测量ABR阈值、耳蜗基底膜铺片和电镜扫描观察到,天麻素能降低豚鼠噪声暴露后的听力脑干反应(ABR)阈值,减轻毛细胞损害,对噪声性耳蜗损伤有保护作用。
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
天麻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家兔、狗和大鼠静脉注射天麻素后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性双隔室模型。程刚等报道,大鼠灌胃给药符合开放性单隔室一级吸收模型,以天麻素mg·kg-1灌胃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很高,达86.1%。天麻素静脉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迅速,代谢很快,给药20min左右血药浓度即达到极低水平,经灌胃给药后,25min左右达高峰,而后迅速衰减,表明天麻素在体内不易蓄积。健康人静注天麻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附合二室模型的函数曲线,与其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天麻素在体内分布以肾脏最高,而后依次为肝、血、脑及小肠,天麻素进入体内后在血液、肝脏、脑组织中以较高速度降解为天麻苷元,发挥药理效应。用5%的天麻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和灌胃给药(剂量~mg·kg-1),给药后观察3d未见急性中毒或死亡,给小鼠连续60d灌胃给药(剂量25~mg·kg-1),观察小鼠的食欲、活动、血细胞及受孕繁殖均无影响,对心、肝、肾、脾、肺作组织切片镜检,未见组织细胞异常变性,说明长期用药无明显毒性。可见天麻及其活性成分不仅有很高的药效价值,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为临床适应症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天麻素的临床应用
治疗眩晕和头痛: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报道较多,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到天麻素注射液能有效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迷路动脉及内耳血供。天麻素对于缓解眩晕症状的起效时间、治愈率、有效率明显好于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改善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董玉娟等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前庭神经炎52例,与眩晕停组对照,症状改善的时间明显缩短,疗效肯定。张念祖等应用天麻素注射液对例周围性眩晕和80例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验证,眩晕者总有效率93.3%,耳鸣者总有效率77.5%。天麻素注射液改善眩晕、平衡障碍的疗效与盐酸倍他司汀相当,改善头痛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盐酸倍他司汀。陈静等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将例眩晕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n=),对照组(n=),分别予天麻素注射液mg和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结果两组眩晕症状控制率分别为71.19%和54.17%,有效率分别为90.60%和77.50%,前庭功能控制率分别为62.26%和42.37%,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76.2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0.83%。统计分析表明,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注射液均为治疗眩晕的有效药物,而且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状有效率和前庭功能下降的临床控制率优于倍他司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应用天麻素治疗慢性偏头痛、血管紧张性头痛病例,能够显著减轻和缓解头痛症状,明显减少月发作次数。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所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头痛,口服天麻素胶囊mg3次/d,与口服布洛芬0.4,3次/d治疗1周后疗效比较,天麻素组总有效率为96.6%,布络芬组总有效率为36.6%。而且,天麻素组没有布络芬组的恶心、上腹痛等副作用。
治疗耳聋、耳鸣:李宁等随机将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高压氧+天麻素组、单纯高压氧组、单纯天麻素组。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4.0%和62.0%。说明天麻素注射液增强了高压氧改善听力恢复方面的作用。张念祖用天麻素注射液神经性耳鸣患者80例,总有效率达到77.5%。
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用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B12、甲钴胺、丹参注射液。张春宝等报道,天麻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神经衰弱: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予天麻素注射液m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62例,予多虑平25mg,谷维素10mg口服,3次/d,舒乐安定1mg,口服1次/晚。结果,天麻素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癫痫:王加强等选择正在服用抗癫痫西药但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15例,在不增加原服用药剂量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mg/d,结果:15例患者中有6例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占40%;7例患者自评部分有效,2例无效。由此得出结论,天麻素作为治疗癫痫的一种辅助用药,可减轻发作程度和改善临床症状。
治疗中风后遗症:王忠良等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中风患者,对中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中风认知功能障碍有确切疗效,且优于尼莫地平组。有报道,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小脑卒中对缓解头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有明显的效果。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病人经天麻素高氧液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小结
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了天麻素的药理作用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及脑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还有增强免疫和抗遗忘抗衰老等作用。文献报道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头痛、癫痫、神经衰弱以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等疾病,其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因此,为天麻素注射液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8年第19卷第4期
本整理文章均以分享交流医学专业知识为目的,且明确标注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白癜风的早期症状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10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他制造了50多个美食界网红,这次把最好吃
- 下一篇文章: 冯仁丰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变异和误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