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年轻化,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近几年,关于中青年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生活不易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猝死越来越年轻化?一关于猝死,你应该知道的几点1、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0多万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2、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3、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二容易猝死人群的特点1、年龄:并非老人专利,中青年更要防随着猝死逐渐年轻化,临床上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猝死患者并不少见,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心脏问题,熬夜、压力等都可能诱发猝死。猝死风险较高的中青年人往往爱吃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大量喝酒、吸烟,应酬多,工作压力大,还不重视体检。2、性别:中青年当中,男性比女性多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这可能也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需提高警惕。同时,女性50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一定要把心脏检查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有心脏病史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且尽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诱因。同时,要有计划地给自己创造放松机会,如工作一段时间后休假旅游等。3、职业:十大高危行业猝死频发这十大职业是:广告狂人、医护人员、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人民警察、一线工人、莘莘学子、演艺明星、运动健将。如果你是这十个职业中的一员,应当及时重视健康。心血管疾病大多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诱发。三容易发生猝死的8大因素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平时对猝死的预防也很重要。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几个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四有效又便宜的防猝死方法
最便宜的方法:适度运动
你可能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但它确实是最有效的防猝死方法之一。美国西奈心脏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证实,中年男性和女性经常运动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1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留学生注意出国后这些习惯让你随时处在猝
- 下一篇文章: 人的血管从十几岁就开始出现沉积,别再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