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急性心肌梗死



何为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简称,指因长时间严重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梗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

冠状动脉狭窄发生持续性痉挛占比68%

血管先天畸形占比14%

情绪过度激动、兴奋、重体力劳动或血压急剧上升。

急慢性肺心病易造成的低氧血症、血流阻塞。

急性心梗有哪些典型症状?

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胸闷

有些人有下颌、颈部、牙齿、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频死感

全身会出现发热,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

心梗一般易发生于哪个时间段?

一般而言,冬季的上午时段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魔鬼时段”。研究发现,急性心梗发病与时辰有关,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早晨5时至6时发病率最低

7时至8时发病率是5时至6时的2倍

8时至9时发病率是5时至6时的3.1倍

解释: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发病规律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而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

心梗的症状都表现在心脏吗?

典型的急性心梗会表现为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急性而剧烈的疼痛,但日常生活中有四种急性心梗患者并不表现为这些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

表现在消化道

约30%的急性心梗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常被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患者腹痛剧烈时,常就诊于外科,贻误治疗。

表现在呼吸道

多数表现为咳嗽、气喘。有的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易误诊为肺心病。

表现在精神神经

如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等,易与急性脑血管病混淆。

其他表现

有的患者还表现为咽、下颌、颈、肩、枕部、前额、腰部的疼痛。

健康叮嘱:一旦出现以上疼痛及不适且伴有心慌、出汗时,应及时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凡是心梗都有症状吗?

心脏是一个有疼痛感觉的器官,按理说得了急性心梗会有胸痛感,但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发病前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那么问题来了:心脏的疼痛感受功能为何会失灵呢?这种情况多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心脏病变部位不同,对疼痛敏感不一样。如果病变在右冠状动脉或后壁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损害都不会产生疼痛感觉。

个体差异对疼痛敏感不一样。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全身各器官、系统老化,对疼痛敏感性降低。加上有脑萎缩或痴呆,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说不出个所以然,会掩盖病情。

无痛性心梗。这类急性心梗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累及多级血管,可从冠状动脉主干直到微小动脉,而一般冠心病的病变主要在冠状动脉主干或大的分支,较少累及小动脉或微动脉。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其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感觉神经受累,便会使痛觉变得迟钝,甚至没有痛觉。

情绪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都可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变得迟钝。

健康叮嘱:无痛性心梗比一般心梗严重得多,有的患者发病开始就出现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突然猝死。所以,对无痛性心梗更不能掉以轻心。

冬季心梗更高发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病在寒冷的冬季更为高发。原因在于即使是平时血压正常的人,冬天的血压也可能会比夏天稍高,这被称为“季节性血压波动”。冬天血压波动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影响,对冠心病患者也有很大影响。寒冷天气会使血管收缩、痉挛,同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则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当心脏的冠脉管腔变狭小,血流减少厉害,就会引发心绞痛,倘若管腔闭塞或血管内的斑块被损伤,就会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当然,寒冷也只是为何冬天心血管意外多见的原因之一。冬天正值岁末年底,在这段时间里,人的压力大、比较繁忙,诸如年底总结多、会议多,再加上宴会多、饱食多(尤其是高脂肪饮食多、大量饮酒等),这些都是诱发心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压力大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而引起血管收缩,而饱餐后,身体的血液重新分布,胃肠消化需要更多血液,而身体分给冠状动脉的血就减少了,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心绞痛,若缺血厉害,就可能出现心肌梗死。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hl/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