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档案超高龄96岁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特点1、患者,96岁,超高龄;2、术前评估提示出血高危;3、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右冠脉近中段狭窄90%。
临床难点1、患者超高龄,手术耐受性较差,风险高,面对罪犯血管(前降支)和严重病变的非罪犯血管(右冠),如何制定PCI治疗方案?2、出血高危的超高龄患者,术中、术后如何制定抗凝、抗血小板方案?
病例提供者:韩志医院
患者,男性,96岁。主诉:突发胸闷、胸痛1天,加重5小时。
现病史
患者于年9月19日14时左右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间断发作,伴头晕不适,无恶心、呕吐,无晕厥,无气促和呼吸困难,未予重视。入院前5小时前再发胸闷、胸痛,持续不能缓解,伴出汗、恶心,无呕吐,无晕厥。我院急诊心电图提示ST段V1-V5抬高0.15-0.3mv伴T波倒置。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30多年,最高血压/mmHg,平素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史,无吸烟、饮酒史。否认冠心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心率: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2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心肌酶谱:CK.1IU/L、CK-MB.5IU/L、TnI35.17ng/mL。
肝功能:ALT49.7U/L;血脂:TC6.70mmol/L,LDL-C4.68mmol/L,HDL1.56mmol/L;肾功能:肌酐78.00μmol/L,尿素氮8.49mmol/L。
心电图:
诊断
1、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泵功能I级;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3、高脂血症。
评分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缺血评分:入院后6月内死亡率:12%;Grace评分:.4。
出血评分:47;危险等级:高危;出血概率:11.9%。
GRACE评分是评估ACS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长期死亡/心梗再发风险的预测工具。CRUSADE出血评分工具,依据患者基础临床特征进行危险分层,对临床出血事件的预测和防范起指导作用。
术前药物使用情况
1、阿司匹林mg,2、氯吡格雷75mg,3、阿托伐他汀片20mg,4、雷贝拉唑20mg。
PCI过程描述
冠脉造影提示,左右冠脉均衡型。左右冠脉弥漫性动脉斑块形成,右冠脉近段狭窄30%约10mm,中段不规则狭窄80%-90%约23mm,远端多发斑块,后降支近段狭窄85%约15mm,左室后支无明显狭窄,前降支自开口8mm始完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回旋支开口及近段狭窄30%,远端多发斑块,局限性狭窄90%约10mm,钝缘支无明确狭窄,左主干无明显狭窄。行前降支PCI术,前降支近段植入BUMA2.5×30mm支架,支架近端位于开口后5mm,10atm×15s充分扩张,狭窄消失,远端血流通畅。再行右冠PCI术,上述导丝顺利通过右冠狭窄至远端,上述球囊8atm预扩张右冠中段狭窄,植入BUMA3.5×25mm支架,12-14atm×15s充分扩张,狭窄消失,远端血流通畅。术中使用肝素U。
主要PCI过程
术后诊治情况
1、阿司匹林mgqd;2、氯吡格雷75mgqd;3、阿托伐他汀20mgqn;4、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qd;5、美托洛尔6.25mgbid。并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显示血小板聚集率。
制定此诊疗策略的临床思辨过程
超高龄ACS患者的各器官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或功能不全,对于急诊手术的耐受性也差,手术风险高。术中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右冠脉近中段狭窄90%。根据年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对于部分选择性患者,可以考虑PCI术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对病变严重的非罪犯血管进行血运重建(IIb)。患者右冠脉近中段病变,部位重要,但病变相对简单,且患者超高龄,二次手术的可能性不大,故同期处理了右冠病变。
患者入院时Crusade评分提示出血高危,在制定抗凝、抗血小板策略时需要平衡缺血和出血风险。本例患者我们术前并未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负荷量,术中肝素用量酌情减少,降低致命性出血风险。术后选择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选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相对出血风险较低,较为安全。
点评专家
广州医院区文超教授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介入治疗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委员。
点评内容
患者为超高龄老年男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冠脉造影为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近段闭塞,术者采取的急诊PCI手术策略规范、合理。有以下几点意见与术者及同行商榷:
1、针对老年患者,关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指南并无明确推荐,更需要个体化考虑。本例患者既为出血高危又是缺血高危,但无明确出血倾向。因此,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可能是合理的。此外,术中选用比伐卢定代替肝素也是减少出血的方法之一。
2、针对老年患者,前降支近段病变,亦可考虑选用金属裸支架,以减少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
3、处理罪犯血管后是否同时处理严重狭窄的非罪犯血管,在老年患者中,并无指南可借鉴。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强化药物治疗也是合理的选择。
用药小贴士
老年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此类患者合并用药较多、出血风险高,选择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时应更多其安全性。
GRACE注册研究显示,老年ACS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大出血发生风险将增加22%。CURE研究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使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心梗及卒中发生率下降2%,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年ESC老年抗栓专家共识中指出,针对PCI术后的老年患者,推荐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老年ACS患者出血风险较高者,相较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优先推荐氯吡格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10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再不买点海参补一补,或许整个人都要过期了
- 下一篇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