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档案凝血因子XII缺乏症合并急性



病例重点

凝血因子Ⅻ缺乏症会对凝血功能造成何种影响?此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在术前、术后用药方面应如何选择?

病例提供者:杨秀春医院

主诉:间断胸闷3天,加重12小时。

现病史

此次入院前3天,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伴气短、大汗、咽部阻塞感,休息约15分钟可缓解,当时未予重视,但是上述症状间歇性发作。

入院前12小时,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程度有所加重,医院行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转诊至我院,并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等治疗。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Ⅲ、aVF导联ST段较前回落,肌钙蛋白I:2.58ng/mL。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自诉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有凝血因子Ⅻ缺乏症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意外病史,无吸烟、酗酒史。

体格检查

左上肢血压:/75mmHg,右上肢血压:/69mmHg。神清,颈静脉无怒张,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点及瘀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1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0U/L。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糖、D-D二聚体:正常。胸片:主动脉硬化。心彩超: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凝血因子Ⅻ(FⅫ)活性:2.3%(正常参考值:50%~%),FⅫ抗原:1%,其他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均正常。凝血常规:APTT.3s。

FⅫ基因序列分析:对FⅫ基因所有14个外显子测序发现,第8外显子存在1个stopgain突变GA(p:WX),导致编码的第位氨基酸由色氨酸变为stopgain;第14外显子存在1个非同义突变AG(p:DG),导致编码的第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甘氨酸。

通过检索PubMed上公开发表的有关FⅫ基因突变的文献和NCBI数据库显示,FXll基因第5外显子上的GA杂合突变和第14外显子上的AG杂合突变均为新的突变,推测其有致病性。

心电图

诊断

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KillipI级;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3、凝血因子Ⅻ缺乏症。

治疗经过

术前用药: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培哚普利4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bid,酒石酸美托洛尔6.25mgtid,低分子肝素4U,q12h。

向患者家属说明上述情况后,决定首先行回旋支介入治疗。将6FEBU3.5导引导管至左冠状动脉开口,应用NS导丝通过闭塞病变部位到达回旋支远端,应用1.5mm×15mmMiniTrek球囊以10atm×10s预扩张病变处,远端血管显影,以14atm×10s植入Resolute3.0mm×24mm支架1枚。

择期行前降支介入治疗,将导引导管至左冠状动脉开口,应用2根BMW导丝到达前降支和第二对角支远端,应用2.5mm×20mmSprinter球囊以10-12atm×10s预扩张病变处,由远及近依次以10atm×10s和12atm×10s植入Resolute3.0mm×24mm和XienceX3.0mm×28mm支架2枚,支架相连接,应用3.5mm×9mmNCSprinter球囊以8-14atm×5s对支架连接处和近端支架后扩张。术后多次复查APTT波动于-s之间。

术后用药: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培哚普利4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bid,泮托拉唑肠溶片20mgqd。

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胸闷等不适,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

主要PCI图临床思辨

既往有研究报道,凝血因子Ⅻ启动子第46位核苷酸CT基因多态性与Ⅻ因子活性下降相关,且TT基因型可能是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我们对这位患者进行检测,发现与既往报道一致,为纯合TT型。

凝血因子Ⅻ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凝血因子缺陷症,临床上仅表现为APTT延长,而无明显的出血表现,多为术前、有创操作前或体检偶然发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显性遗传,以凝血因子Ⅻ活性和/或凝血因子Ⅻ抗原水平降低为特征。

临床上,部分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倾向,认为凝血因子Ⅻ与血栓性疾病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

1、凝血因子Ⅻ缺乏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这种观点多来自于病例报道。

2、凝血因子Ⅻ缺乏是预防血栓的保护性因素,这种观点主要由部分学者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他们认为凝血因子Ⅻ在止血过程中并非必须,但可以促使病理性血栓形成;因此,凝血因子Ⅻ缺乏是预防血栓的保护性因素,甚至提出在卒中以及其他血栓栓塞疾病中,可以考虑将凝血因子Ⅻ作为治疗靶点。

3、凝血因子Ⅻ缺乏与血栓无关。

我们的既往研究发现,凝血因子Ⅻ缺乏通常由于APTT延长而偶然发现,但是临床上并没有严重的出血倾向。虽然APTT时间明显延长,但是术前无需任何特殊处理。凝血因子Ⅻ缺乏可能与血栓形成相关,c.AG和c.GA是凝血因子Ⅻ缺乏症患者的新发现突变点。

用药小贴士

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的ACS患者,制定抗栓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判断患者的临床状况、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其本身为活性药物无需经肝酶代谢,可与ADP受体可逆结合,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加。

PLATO研究显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总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但是非CABG相关的出血事件,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3)。并且,替格瑞洛组的颅内出血率高于氯吡格雷组(26例vs14例,P=0.06),包括致死性颅内出血(11例vs1例,P=0.02)。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白癜风会不会传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1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