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种怎样的体验
体验大概就是……不分场合地晕倒。
经常会突发性的头昏眼花,尤其夏季,不能蹲着,一起来就是天旋地转…
血压在50-80期间,走路的时候脚底踩棉花,一步踏下去好半天才感觉得到,哦,我脚刚挨着地了,每天走路都有一种飘飘然腾云驾雾的感觉。
面色发黄,皮肤也很差…
超级容易晕车,公交车也晕,刹车启动的瞬间觉得心脏非常不舒服。
晚上侧睡不翻身,底下的半个身子发麻,上课跷二郎腿一小会,压着的那条腿从脚底到小腿整个发麻,手支着脑袋听课,胳膊麻。
我可以说自从低血压以后脑子都不好使了吗?!
作者:江大桥来源:知乎
1、低血压概念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
2、低血压症状
(1)疲乏、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
(2)头痛、头晕: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此外静止而又负担过重的工作条件下也易发生。头痛和头晕可能与血压低致脑灌注不足有关。
(3)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
(4)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5)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3、低血压危害
(1)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下降。
(2)血压降低,脏器灌注量减少,易导致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影响器官功能。
(3)低血压与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抑郁症及痴呆等疾患密切相关原发性低血压患者更易患抑郁症,是抑郁症的明显相关影响因子;易患老年痴呆症;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危及生命的缺血性疾病;原有的缺血性疾病加重。
(4)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厥的症状,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
(5)低血压严重者,会出现听力和视力下降。
(6)口齿不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4、低血压常规治疗方法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此外,饮用蜂蜜或蜂王浆也有裨益。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应采取药物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病主要是心脾阳虚,阳气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主要治则是温补通阳,佐以补脾健运。
仙桂胶囊
仙桂胶囊是国家第一个正式批准的专门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现代专利中药,治疗总有效率达93%,明显改善患者头晕、乏力等症状。升压加补血双重功效,显著改善气色,恢复活力。组方中有红参,桂枝,阿胶等名贵药材,纯中药制剂,安全有效。疗效持久,无需长期服用。(1-2个疗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1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7种常见并发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