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
路上就对病人做出判断,到医院绕开急诊直接治疗,这种抢救方法靠谱吗?
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救助一个急性心梗的患者需要一个团队流水线式的配合,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医院里的急诊科医生沟通有些脱节。
最近,一个美国心脏协会实施的示范项目让16医院和院前急救人员“化敌为友”,共同协作,共同探讨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救治心脏病患者。
这一项目从年7月开始实施,直到年12月,它尤其针对那些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共涉及名院前急救人员、家医院、以及16个地区的名病患。
在改善急救送医的流程后,有55%由救护车送去的患者在90分钟内完成了动脉疏通,而在项目实施前,这一数字最大只达到过50%。
医院的,48%的患者在分钟内得到救治,在此之前这个数字是44%。
有10座城市这两个数字中的一个或两个在项目实施后,增长超过10%。
缩短的响应时间还能提高生存率,对院内死亡率却没有影响。
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个项目到底想出了哪些方法?
JamesJollis,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健康中心的心脏病学专家指出,缩短响应时间的关键,是各个地方应当想出自己的办法。
“很明显,这件事要从国家层面上去规划是很难的。”James说,“响应时间要短,应该让每个地区根据不同特点想对策,让每个人都向前一步,与同伴紧密工作在一起。”
在俄亥俄州中部,医院选择了下面这种做法:他们共同制定了标准用药方案,让一些辅助医护人员有权利给患者用药,并绕过急诊部门,把突发心脏病的患者直接送至心导管室。
在纽约,医院与消防部门合作,一些心外科或医院里实时获得病人的心电图结果,快速做出判断,制定治疗方案。在心梗已经十分确定的时候,他们也会绕过急诊的再次诊断,直接送去抢救。
相关人员表示,现在大约有80%的患者都是直接被送进心导管室的。
这种模式与现在在美国部分地方施行的“移动卒中单元”有些相似,卒中单元是针对卒中病人的一套完整管理体系,移动卒中单元的核心便是医务人员的“移动”,使医院前就可以完成神经科医生的远程咨询、血压测量、CT扫描和tPA治疗等流程。
而这个新项目则是让急性心医院时,展开抢救。
不过也有美国医生指出,考虑到心肌梗塞的处理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性有很高的要求,医院里的监测比较完备,对病人来说或许反而更安全;另外,对急救人员增加这部分培训,培养和治疗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这种做法究竟该不该全国推广,对病人的预后到底有多大好处,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争论的话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7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气寒冷,小心心梗
- 下一篇文章: 支架不是心肌梗死病人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