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替罗非班应用



病例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胸痛2月余,持续加重14小时”来院就诊。患者自述于年2月初始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未予以重视及正规诊治。年04月05日10∶00于当地祭祀时突发胸痛,持续不能缓解,伴出汗,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冠脉造影,造影示前降支完全闭塞,试图开通闭塞支未果,遂于年04月06日00∶25分由送入我院,急诊拟“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收入我科。   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收缩压最高mmHg,规律服用“利血平”1年后停药,未监测血压;发现血糖增高3年,未服用降糖药及饮食控制;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有药物过敏史,具体不详。吸烟史40年,每天1包余,饮酒史15余年,已戒5年余。   患者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0.1~0.4mV,“Q波”形成,肌钙蛋白.6pg/mL。   通过判断,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Ⅱ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手术过程   给予患者肝素U静注,术前造影如图1所示。

  反复给予患者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后造影,血流未见明显改善。冠脉内给予患者两次艾卡特?,每次各5mL,再次行血栓抽吸,血流明显改善,TIMI血流可达3级,但造影示血栓负荷较重(图2)。   鉴于患者急性广泛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KillipⅡ级,血栓负荷较重,不宜植入支架,因此术者决定以0.15μg/(kg·min)滴速持续泵入艾卡特?72小时,择期再行PCI治疗。术后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Q波”形成,V1~V6导联ST段抬高0.1~0.4mV,“Q波”形成,提示患者心肌梗死范围较大。保守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波立维75mgqd+拜阿司匹灵0.1gqn+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qn+美托洛尔23.75mgqd+培哚普利2mgqd+低分子肝素钠0.4mLih1/12h。8天后,再次行冠脉动脉造影示右冠血流恢复良好(图3)。

  术者决定干预前降支。鉴于该患者前降支病变较长、血管较为迂曲,且斑块较硬,长支架通过失败,最终于病变部位串联植入两枚短支架。在植入近端支架时,患者突发急性左心衰,造影示第一枚支架远端出现夹层。IABP支持下植入第三枚支架覆盖夹层,血流恢复TIMI3级,术毕。病例总结   病变处理总结:前降支、右冠近段急性闭塞,前降支已干预,未能开通闭塞处且考虑已进入假腔,急诊手术开通前降支闭塞处有一定难度;拟完成右冠的血运重建。   术中应对总结:于右冠反复抽吸血栓并冠脉内直接分次注入替罗非班(艾卡特?)5mL,血流复通,但血栓负荷重未植入支架。   GPI用药心得:对于急性闭塞病变且血栓负荷重、不宜植入支架的病例,持续泵人替罗非班后可使血栓减少甚至消失,明显改善血流,为择期PCI术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发生。

王国宏教授:首先,该患者入院诊断为广泛前壁心梗,并于第一次术中干预RCA,术后推测为前壁、下壁心梗,而最终结局示患者问题出在前壁,提示其罪犯血管为前降支。就其治疗策略而言,第一次手术是否应尝试开通前降支?其次,患者最终室间隔穿孔,是否有可能与术后大剂量四联抗凝血小板有关?

李淑梅教授:首先,就本病例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学所示,其罪犯血管应为前降支。建议此种情况下,应在IABP支持下,干预右冠之后,尝试开通前降支。如等到术后第8天再行开通,极有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室壁瘤、穿孔等一系列改变。其次,第一次干预失败,是否与夹层有关?如经验丰富,可采用双导丝技术,努力尝试开通前降支。再者,氯吡格雷即便剂量加倍,依然要4~6h才能起效。因此,在我中心,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PPCI的患者,会常规全量泵入艾卡特?4~6h,术后再依据患者血栓及出血情况,酌情应用24~72h。此外,艾卡特?冠脉内应用效果明显,尤其在TIMI血流2级以下患者,应用艾卡特?后血流恢复良好。事实证明,患者TIMI血流2级即结束手术,其术后风险及死亡率升高。因此个人认为在下手术台前,一定要保证患者TIMI血流达到3级。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