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有先兆,关键能救命
本文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经常有前兆现象出现,只要我们细心留意,有时候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肌梗死的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前往往有先兆,当有下列情况出现时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1原来稳定型或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其运动耐量突然下降。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3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4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5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6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7心电图出现新的变化,如T波高耸、T波倒置加深、ST段一过性明显抬高或压低等。先兆症状的识别对及时诊断心肌梗死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8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1出现典型的胸痛,起病急骤,疼痛持续时间长,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颈、左臂放射,疼痛呈压榨性,常伴有濒死感。这是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比较典型的。2在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典型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是:起病时(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后者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在发病后数日至2周左右(亚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显着倒置;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T波增高。发病后数周至数月(慢性期)T波可呈V形倒置,其两肢对称波谷尖锐异常,Q波以后常永久存在,而T波有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恢复。3血清酶学改变,包括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或开始升高和随后降低,这些典型的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CCIF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4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的症状10种疼痛部位介绍带你认
- 下一篇文章: 人过45,就怕血管堵每天这样灸一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