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心肌梗死更痛的是父亲病危,我却没有钱



导语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急诊室外正在等候检查结果的家属们在高谈阔论着:“最近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不舒服一定要及时来看!”。

一位因为头痛来看病的中年妇女赶紧说道:“我同事才40岁,上班的时候说自己胸闷不舒服,没想到下班回家后就死了。”

“医院看病了!”另外一位因咳嗽就诊的男子调侃道。

而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去厕所放松一下,急诊室里便又走进来一位患者,是一名81岁的老年男性。

一男一女两位家属左右搀扶着老人,从衣着打扮上来看,他们应该来自本地农村,其中一个头发有些发白的男性家属说道:“我家老爷子从今天早晨开始就胸口不舒服了,自己吃了药也没有效果!”。

听完家属的这句话后我便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警惕,因为就在一个小时前我才诊治了一位因为胸闷胸痛2小时而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

“吃的是什么药,拿出来我看看?”我必须要知道患者的用药情况。

只见家属慌忙从口袋里掏出一瓶已经泛黄的硝酸甘油片:“从今天早晨开始已经用了6片了,没有任何效果!”。

硝酸甘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常用药,在现实生活中却被大量滥用。

在很多病人和家属的观念中,硝酸甘油俨然成了万能药,似乎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胸闷胸痛,都要含上一颗硝酸甘油。

比如这位患者,出现持续胸部不适,竟然先后使用六片硝酸医院。

老人呆呆的坐在板凳上看着我,岁月在他的脸上刻满了沧桑。

“老人家,你是什么地方不舒服?这里痛吗?”我一边用手摸着老人的心前区一边在耳边大声的询问着。

可是老人并不能准确的描述不适的位置,甚至有些胡言乱语。

事实上有很多老人对自己的病情都是描述不清,当他们说自己胸口不适的时候,我一定会重视是否是胃部的问题;当他们描述自己胃部不适的时候,我一定会重视是否是心脏的问题;当他们坚持说自己从来没有疾病的时候,我一定要假设他们一直都存在着疾病。

很明显同患者之间难以达成有效沟通,甚至家属也不能。

我要做的便是在第一时间内为老人做心电图:

“这个老人太瘦了,导联根本吸附不住,你过来帮我扶着一点!”我把正在忙碌的搭班护士赵大胆拉过来帮忙。

“我父亲的心脏一直都很好,上次做的心电图还是正常的呢!”家属对我首先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有些微词。

“哦,上次是什么时候做的,为什么要做?”

头发有些斑白的男性家属是老人的儿子,他回答:“就是三月份做的,医院的,医生说是没有问题。”

“现在已经快要六月了!那个时候的检查说明不了现在的问题,这样的老人应该每一次都要做!”很多家属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甚至有人拿着两年前的检查单对我说正常。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人体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机体,人体的器官其实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器官。下一秒的你绝对和此刻的你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病情也绝对和下一秒有着不同。

更何况,这样高龄的老人原本便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或未知的疾病。

很快心电图检查便做完了,心电图上清晰的现实V1-6导联ST段显著上抬!

这种结果高度提示着患者可能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随时有病情恶化乃至死亡风险!

我撕下心电图指着其中的异常告诉家属:“老人现在高度考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仅病情很重,而且随时有可能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我一边招呼赵大胆采取下一步措施,一边同家属进行着沟通。

但是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家属打断,老人的儿子满不在乎的说:“上次也是这么说,后来输液就好了,不会有问题!”。

“我不管你上次怎么样,现在的病情要高度考虑急性心肌梗死,随时会要命!”看着家属不以为意的表情,我甚至开始已经有些着急。因为家属的态度完全决定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甚至决定我的安危。

如果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在选择治疗方面有所犹豫,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果家属对患者的可能预后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病情变化认识不足,就会对医生的治疗效果产生怀疑,甚至会难以接受一些必然或者可能出现的结局。

几分钟后会诊医生也赶到了抢救室,检查完这位听力很差表情很茫然的老人后,他犹豫了:“按道理说患者应该立刻进行PCI手术,但是家属似乎不配合”。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从一开始便隐约感受到了这种情况:家属并非不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重,似乎是在考虑费用的问题。

有人会说:“自己的父亲病重,必须尽最大力量救治,还在乎钱吗?”.

这种说话并没有错误,但是却缺乏现实的考虑。

如果子女不缺钱,又或许老人看病自费部分很少,那么或许不存在救与不救的难题。

但是,如果子女没有钱,根本负担不起动辄上万的医疗费用呢?

但是,如果患者的家庭之中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病呢?

对于有的人来说,几万块并不能算作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几万块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对于有的人来说,亲情大于一切。对于有的人来说,钱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想要强调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没有原因的完全不顾亲情,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着对病危的亲人袖手旁观。

在外人眼中,每一个不孝的子女,每一个无奈的父母都是应该被谴责的,但是在他们身后却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在病危通知书上签下了自己歪歪曲曲的名字。

“医生,在给我十分钟时间,我打电话商量一下!”他说完后就离开了诊室。

电脑后的那盆绿萝已经开始枯萎,它似乎也注视着老人心电监护上那些弓背抬高的曲线。

赵大胆曾经说过一句话:“人总是要死的,只不过死法不同罢了。如果非死不可,我宁愿是猝死,因为这样没有太大的痛苦!”。

此时此刻我很突然的就想起了这句话,因为老人的家属既不同意PCI手术,又不同意风险较高的溶栓治疗,而只是简单的要求:“给我们输液就好了!”。家属的这种决定也意味着放弃了治疗,因此老人很可能随时会出现心跳停止!

半个小时后,这位男性家属又带将自己的妹妹带了过来:“医生,挂水是不是治不好?做手术一定能治好吗?”。

这个问题让我十分为难,对于一位既往常年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只能说经过积极治疗,保命的可能性更多一些,也完全存在人财两空的可能!”。

“无论你花了多少钱,也没有人能够保证治好。毕竟病人的现实条件放在哪里,这可不是普通感冒发热,而是要考虑严重的心肌梗死!”

最后子女还是决定把老人带回家中休息观察,换一种残酷的说法,那就是回家后慢慢等死。

告知了各种利弊之后,家属最终还是签下了歪歪扭扭的字。

临行前,患者的儿子唉声叹气的对我解释道:“我要是有钱的话,就给他看,总是要搏一搏。可我没有钱,而且花了钱也不一定能治好。说一句畜牲才能说的话,我巴不得他早点死掉,那样就不会遭罪了!”。

这些流露真情的话,这些字字泣血的话一个又一个砸进我的胸间,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是勉强安慰道:“这种情况很常见,毕竟老人岁数太大了!”。

就这样老人被他的儿子、儿媳妇、女儿一起带走了,听力很差的老人甚至还没有搞明白自己到底患了什么病。

又或许,老人什么都明白,只是不想再说出来吧。

赵大胆一边清理着抢救仪器一边发着感慨:“回家不就是死路一条吗?”

我坐在电脑前默默的看着那些已经有些枯萎迹象的绿萝,脑海中又想起了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是治不好的,穷病!”

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会有剧烈的胸痛,但不典型症状的心肌梗死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疼痛。

同急性心肌梗死带来的疼痛感相比,有一种痛要比它更加痛彻心扉,那就是:父亲病危,我却没有钱!

全国首家医学教育类省级社团正式落户广州——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毕业后医学教育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在穗举行

论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彭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院罗良平副院长来访名医传世

“基于SaaS技术的医学多学科混合式教学培训管理平台研发”重点项目开题报告会召开

医疗精准扶贫将技术送到基层医生桌上

强强联合共同打造贵州地区最大的互联网规培基地——医院与名医传世成战略合作

传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精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认识与技术实战专题精英培训班”完美落幕

黔粤携手医路同行公益帮扶彰显大爱

提升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名医传医院泌尿外科签约整体合作

共建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网络学院——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与名医传世精诚合作

他们都说,这次培训不一样——医院与名医传世战略合作分享会第二期

名医传世培训管理平台五大“虐恋”功能

抓好基层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扶贫”----“健康扶贫”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互联网+医学教育培训,着力提升罗定市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健康扶贫进汤原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助力脱贫攻坚

名医传世携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黑龙江省卫计委就基层卫技人员培训达成合作

培养人才助力医改、丰城争创卫生强市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

mycs.cn(为确保内容真实性,投稿时请务必列明人名、单位、职称、头衔等信息)稿件一经采纳,将在名医传世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