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老将因心梗去世,关于心梗的新疗法干细
治疗皮肤病的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37.html
原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队长、教练迟尚斌,最近因病去世,让人不胜唏嘘,他的朋友发文感叹:“迟尚斌始终是个雄赳赳的壮汉,怎么也不该他呀!”中国足协发文悼念:“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迟尚斌同志把一生献给了中国足球,为中国足球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究竟是什么疾病,把朋友口中的“壮汉”迟尚斌教练突然击倒呢?那就是可怕的“杀手”心梗。心梗,学名“急性心肌梗死(AMI)”,又名“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它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常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只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使闭塞的血管疏通,不能修复或逆转已坏死的心肌,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
心脏移植虽能够取代受损的心脏,但由于供体较难选择,且费用昂贵,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难以推广。基因治疗可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但由于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使基因治疗受到限制。因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亟待开发新的疗法。
随着干细胞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干细胞移植后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替代受损的心肌细胞,重建心肌以代替纤维组织。
同时,干细胞还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心肌梗死区域的血管再生,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梗死后心功能。那么,干细胞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呢?
干细胞治疗心梗安全有效
年,Chen等将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于Ⅰ期临床试验。69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在术后3周被随机接受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MSC或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MSC移植当天和移植后3个月、6个月都进行单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研究结果显示,在移植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MSC移植组患者显示出良好的左室重塑,左室射血分数和梗死区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灌注缺损区减少,心电机械图则显示心脏机械力和电特性方面均明显提高;无死亡病例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该研究表明,MSC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张艳平等通过荟萃分析,研究了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例患者纳入荟萃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移植组和对照组在全因死亡、移植相关事件、再发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免疫系统不良事件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的。
有效性方面,移植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在3、6、12个月时比对照组分别增加9.65%(P=0.03)、3.34%(P=0.)、2.56%(P=0.),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较长时间的随访中有提高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肖文涛等将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心肌存在灌注缺损、拟择期行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2组介入治疗术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入等量骨髓MSC和生理盐水;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及99mTeSPECT检查进行疗效及风险评价。
结果显示: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3个月时,均较术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
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恶性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表明,自体骨髓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干细胞治疗心梗的原理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炎症微环境、高氧化应激状态引起局部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纤维化、瘢痕组织形成、心脏重构,是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可以替代、修复损伤的心肌细胞,显著改善心功能,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如下。
1、电-机械偶联
由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而来的心肌细胞,与宿主心肌细胞间以闰盘结构相连,组成功能统一体,形成协调一致的电-机械偶联,直接参与宿主心脏的收缩,改善心功能。
2、分化为心肌细胞
一系列研究证实,MSC可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分化成心肌细胞,增加了梗死区心肌细胞的数量,促进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缩小瘢痕面积,从而改善心功能。
3、旁分泌效应
MSC移植到心肌组织后,其发挥的旁分泌效应,是改善心功能的主要机制。MSC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FGF、IGF、HGF、TNF、SDF-1等。这些细胞因子共同发挥促进血管新生、抑制梗死组织纤维化、促进移植细胞的迁移及归巢等作用。
4、促进血管新生
MSC不仅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形成,还可以直接整合到血管上。整合的细胞大部分可以分泌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成熟进而促进新生血管。
5、抑制细胞凋亡
Bcl-2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增强时,细胞凋亡减弱;Bcl-2表达减弱时,细胞凋亡增强。骨髓MSC心肌移植,可促进心肌梗死区Bcl-2蛋白表达,并减轻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对Bcl-2表达的调节有关。
6、免疫调节
MSC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心肌梗死后平衡炎症反应和达到心肌修复的重要手段。MSC免疫抑制作用,能够抑制梗死的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对心肌造成的急性损伤。
目前,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万。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虽然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我国进入老龄会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发病人数将会不断攀升。
狙击心梗的战役开始打响,而在这场狙击战中,干细胞被寄予厚望,但愿它能保护好每一位心梗患者,让他们摆脱生命危险。
扩展阅读
近期两位明星因肝癌去世,从现在起带上干细胞养肝护肝吧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2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疾费用,权威发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