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这么大,一不小心走散了,可能一辈



今日大咖

小津安二郎(YasujiroOzu).12.12—.12.12

这个城市这么大,一不小心走散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简介

synopsis

日本电影导演。幼时喜欢绘画,年进入松竹公司的蒲田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助手,年任副导演。年8月任古装片部导演,第一部作品为《忏悔的白刃》。年11月20日,日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为纪念创刊90周年,而评选选出的“最佳日本电影与外国电影TOP10”榜单中,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击败《七武士》夺得最佳日本电影称号。

侯孝贤:孤独一生的小津富有真正的幽默感,他把身边的琐事变戏法般以简单的面目置于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悲欣之后,见微知著,领率无常,惘然上路。一个成功的导演就是要做到小津安二郎的境界,既远且近,既近且远,好像很贴身,但是又必须适当地保持距离,不能一头栽进里面。

贾樟柯:生与死如此传奇,小津的电影却深深浸透在日常生活中。这个终生未婚的导演,却用一生的时间重复一个题材——家庭。在拍摄家长里短、婚丧嫁娶之余,小津始终讲述着一个主题——家庭关系的崩溃。小津找到了他观察日本人生活的最佳角度,家庭是东方人构筑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小津的53部长片中,崩溃中的日本家庭都是影片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不要走太远,原来日本就在榻榻米上,世界也在榻榻米上。在这样的电影之旅中,小津用他连绵不断的讲述,创造了黑泽明所讲的日本电影之美,直到成为所谓东方电影美学的典范,让侯孝贤回味,让维姆·文德斯顶礼膜拜,让一代又一代导演获得精神力量。

电影《东京物语》剧照

维姆·文德斯:我在日本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一个欧洲人如何能够理解小津的电影,因为它们是如此的日本化。正是因为如此!它们如此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时间,地点,人群,被浓缩于一个集中的故事范围,反倒使它们能够在自己限定的范围中达到一种不可比拟的深度。这些电影如此谦恭于小津最熟悉的题材,在现实中没有边界地自由观察他的世界,每一秒钟都可以深探他的世界观。在其他人的电影中,人物是故事的一部分。在小津的电影中,他们本身就是故事,我们是他们存在的证人,发生的事情从他们的生活中自然流露,而不是相反。

导演作品

部分(二战后)

秋刀鱼之味秋刀魚の味()

妻子去世多年,寡言的山平(笠智众)已习惯被待嫁的女儿道子(岩下志麻)贴心照料的生活。道子表面看来也乐意将老父亲照料,从没流露嫁人的渴望。

山平老年乐事是与中学时代的几个老友饮酒叙谈,席间友人每谈及道子的婚事、表示要同她介绍对象,山平总会含糊其辞地拒绝,但怕面对什么,他也并不能想清。不过每次饮酒他都会适可而止,以避免酒醉给道子带来太多麻烦。

这日中学同窗聚会,山平得知老师当年漂亮的女儿为将他照顾至今未嫁,后送醉酒的老师归家,见漂亮人儿今已衰老憔悴,他心里一惊,想到道子。其后,他示意道子考虑婚姻大事,道子却理解为父亲在赶她出门悲伤不已,他好言相劝她方含泪点头。道子答应一刻,他又心生无限酸楚。

小早川家之秋小早川家の秋()

酿酒屋主人万兵卫(中村雁治郎饰)妻子过世,育有两女文子与纪子(司叶子饰),儿媳秋子(原节子饰)寡居多时,公公家的亲戚好意为其牵线,但秋子似乎并未上心。相形之下,万兵卫的心态倒是颇为活跃,频频密会一度分别的老情人佐佐木,万兵卫与佐佐木的女儿百合子长大成人,可这位约会美国男友的时髦姑娘关心礼物胜过关心万兵卫是否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文子对父亲的行为颇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与纪子互有情意的青年远赴札幌工作,两人只能借书信传递挂念。儿媳与女儿的婚事一时间没有进展的希望,这时万兵卫却因心肌梗塞而晕倒,不久转醒过来的酿酒屋老板,又再次匆匆奔向情人的家中……

秋日和()

平凡的人家,正在为去世的男主人三轮举行七周年忌。三轮生前的好友间宫宗一(佐分利信饰)、田口秀三(中村伸郎饰)平山精一郎(北龙二饰)如期而至,回首往事自是唏嘘不已。未亡人秋子(原节子饰)独自拉扯女儿文子(司叶子饰)长大。而如今女儿已到了适婚年龄,秋子拜托间宫等人帮文子张罗对象。经间宫介绍,文子认识了其部下后藤庄太郎(佐田啓二饰)。可是她担心婚后母亲孤苦伶仃,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定决心独自寻找幸福。也许该忘记过去向前走一步,也许改为了女儿和自己的幸福尽力去争取。

长久思念着亡夫的秋子,沉湎在往日的幸福中苦守寂寞……

浮草()

歌舞伎艺人岚驹十郎(中村雁治郎饰)率领他的剧团来到志摩半岛的小镇,早年间他曾来此演出,并和当地的女子阿芳(杉村春子饰)结合生下一子。多年来,他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接济阿芳母子,虽然欣喜儿子阿清(川口浩饰)的成长,却不愿让他知道这层父子关系,只以叔叔的身份陪伴在他的左右。

剧团长时间驻留小镇,生意也从最初的火爆变得萧条。纵然人心惶惶,驹十郎却仍不愿带团离开。驹十郎在剧团的情人寿美子(京町子饰)某天终于得知隐情,且恨且妒的她怂恿年轻女演员加代(若尾文子饰)去勾引阿清,谁知两人却一见钟情……

早安お早よう()

在东京近郊公路桥下,矗立着几间普普通通的民房,那里住着这个国家最富活力的平凡百姓,琐碎而有趣的故事也在他们中间发生。妇女协会的会费发生亏空,女人们叽叽喳喳打算查明原因。担任会计的小幸妈刚好给家里添置了洗衣机,因此成为重点怀疑对象。无聊的时候女人们婆婆妈妈,张家长李家短,好像永远看不得别人家的半点好。工作了一天的林先生(笠智众饰)厌烦了女人的聒噪和孩子们的吵闹,偏偏两个儿子小实(设乐幸嗣饰)和小勇(岛津雅彦饰)他赌气决定不再说话。而这一次父子的无心之举又在邻居间激起了波澜。

大人的世界总是麻烦多多,谦恭礼貌的外表下又有多少捉摸不透的小心思……

彼岸花()

某个婚礼上,与新娘父亲同期的三上周吉(笠智众饰)独独缺席,原来他的女儿文子(久我美子饰)坚持离家出走,和所爱的男人住到一起,令周吉颇为烦恼。周吉拜托公司常务,同时也是他的好友平山涉(佐分利信饰)去文子工作地点探望。有道是别人家的事总归无关痛痒,平山虽然看似开明表示理解文子的做法,可是放到自身态度就立马度大转弯。他的大女儿节子与公司员工谷口正彦(佐田啓二饰)自由恋爱,打乱了平山对女儿婚事的安排。父亲和女儿不仅仅是两代人的关系,更好像天生依存而又互相折磨的冤家,一代又一代,宿命地轮回下去……

东京暮色東京暮色()

自《那夜的妻子》后已没见这么绝望的小津。战后作品中,只这一部发生在严寒的冬季,亦只这么一部,探往破碎家庭那缺去的一员。已出嫁的大女儿没法与丈夫相处,回到父亲的家寻找避难所;未出嫁的二女儿忽然怀了孩子,夜夜到夜店等候负心汉的出现。与父亲下属私奔多年的母亲,突然闯进两女儿的生活,可二女儿打掉孩子后,再没法承受残酷的现实。戏剧化的故事在小津晚期作品中不多见,但低调的处理手法炮制了不少经典场面。母亲在辞别东京的列车上不断探头张望女儿一幕,几乎预见老人晚境将至的凄凉。豁达面对生命,是小津往后作品的出路。

早春()

奔波忙碌的现代化都市,男男女女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却往往让内心的情感无处安置。在东京某耐火材料制造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杉山正二(池部良饰)这是这群大众中的一员,他眼巴巴地等待着升迁的机会,苦熬年头。婚后多年情感转淡,加上孩子的夭折,让正二和妻子昌子(淡岛千景饰)的关系变得冷淡而微妙。无聊枯燥的人生骤起波澜,被称为“金鱼”的公司女职员金子千代(岸惠子饰)闯入正二的视线,更让这个男人有了出轨的机会。原本便濒临崩溃的婚姻开始皲裂,昌子悲伤绝望,而正二也突然得到外派偏远分公司的调令。

杉山夫妇的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

东京物语東京物語()

儿女们都大了,各自成家。父亲周吉(笠智众饰)和老伴(东山千荣子饰)要去东京看望他们,老两口带着愉快心情上路。可另一边,还没等他们到大儿子家,孙子就因为爷爷奶奶到来腾地方哭闹不停。老人开始觉得尴尬,大儿子幸一(山村聪饰)在东京当医生,二女儿繁(杉村春子饰)在东京开美容店,二儿媳纪子(原节子饰),小女儿京子(香川京子饰)外,大阪还有三子敬三。

东京让老人陌生,在儿女家也好不到哪去。大儿子工作繁忙,没时间带他们出去玩。搬到女儿家,依旧每日困守且有矛盾。老两口渐渐也明白儿女们的处境,他们在东京的老友也过得不好。只有守寡的儿媳纪子对老人很是孝顺。之后老人踏上回家的路,前后不过十天……

茶泡饭之味お茶漬の味()

出身信州农村的佐竹茂吉(佐分利信饰)与出身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妙子(目暮实千代饰)结婚,七、八年的婚姻生活并未弥合二人原本出身的差距,反而因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之间矛盾丛生。佐竹生活上不修边幅,抽便宜烟,吃茶泡饭,坐三等车厢。妙子受不了丈夫的“低级”生活习惯,时常背着他和学生时代的好友出玩游乐。

两人的矛盾在对侄女婚事的看法上激化,妙子不辞而别,跑去神户同窗处散心。佐竹突然接到赴南美公干的任务,收到电报赶回的妙子发现家里已空无一人。当她终于感到失落时,飞机延误改为次日出发的佐竹却回到家中,夫妻二人共进一顿别样滋味的茶泡饭……

麦秋麥秋()

上了岁数的植物学家间宫周吉(菅井一郎饰)及其家人住在北镰仓一带,长子康一(笠智衆饰)医院的医生,女儿纪子(原节子饰)在东京丸内贸易公司供职,担任经理佐竹宗太郎(佐野周二饰)的秘书。   年轻貌美、落落大方的纪子已到适婚年龄,周围的好友也都相继成家,她却依旧待字闺中。父母兄长为了纪子的婚事各自用心,佐竹经理亦将出身名门的前辈真锅介绍给她。但是,纪子却独独倾心哥哥的同事矢部谦吉(二本柳寛饰)——一个丧偶带着三岁女儿且捉襟见肘的男子……

宗方姐妹宗方姉妹()

宗方两姊妹由父亲带大,姐姐节子的丈夫三村失业后整天酗酒,无所事事,姐姐独自支撑着酒馆的经营,日子过得不开心,节子的旧情人留学回来和她联络上了。妹妹满里子是个新潮的女子,知道这件事后鼓励姐姐离开三村再续前缘。传统的伦理道德让纪子进退两难,直到丈夫无端抽了她耳光后她才下定决心离婚,就在往事具备的当口,三村的意外死亡让她重新定位自己,这部电影显示着战后妇女命运的转变,比较有时代特点。

晚春晩春()

居住在镰仓的大学教授曾宫周吉(笠志众饰)早年丧偶,他与女儿纪子(原节子饰)相依为命。纪子从小担负起家庭的重担,悉心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转眼间,纪子已二十七岁,依旧待字闺中。纪子的姑姑(杉村春子饰)和朋友(月丘梦路饰)都很关心她的婚事,然而她却因为对父亲的依恋,不愿谈婚论嫁。

不久姑姑为周吉介绍一名独身女子三轮秋子(三宅邦子饰),周吉欣然同意。得知此事的纪子心中感到无限的怅然……

风中的母鸡風の中の牝雞()

故事以一对身处战时的夫妇为中心,一直等待着参战丈夫归来的妻子独力支撑生计,生活困苦。为了支付儿子的医药费,妻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干了一次卖淫的勾当。丈夫归来之后,妻子坦然的如实相告,却令丈夫非常生气,大感羞辱气愤之余,更大打出手,将妻子强暴了。

丈夫帮助一个妓女找了一份工作,虽然理解妻子的行为,却难以原谅……

长屋绅士录長屋紳士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经的大都会东京放眼望去一片疮痍,破败凄凉。在穷苦百姓聚集的长屋街,活不容易活下来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重新修缮自己的生活,他们团结一心,向往美好的未来。某天,田代领回来一个名叫幸平(青木放屁饰)的男孩。幸平的父母双双死于战火,他一个人孤苦伶仃,朝不保夕。虽然善良的人们都很同情幸平的遭遇,可是维持自身的生计已然勉强,如何再应付新添的一张嘴呢?几经合计,田代决定将幸平托付给经营店铺的老板娘阿胤(饭田蝶子饰)。然而阿胤由于自身的痛苦经历,对孩子表现出抗拒厌恶的态度。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心底的温柔母性慢慢地苏醒过来……

随笔欣赏

摘自《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小津安二郎著陈宝莲译

处女作前后的咖喱饭

现在的年轻人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导演相当困难,但我很幸运,竟然因为咖喱饭就当上了导演。制片厂还在蒲田的时候,我是大久保忠素导演的助理。那时候的导演威风八面,但是助理导演却等同杂工,一手包办大大小小的事务,工作繁忙,连抽烟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总是觉得肚子饿,唯一的享受就是吃饭。   

有一天,拍摄工作拖得很长,到了晚餐时间还没结束。我又饿又累,可是大久保导演还指示这指示那的不肯收工。我越来越气,忍不住抱怨,又不是越赶夜班越能拍出什么好电影。   

好不容易终于收工,可以吃晚饭了。餐厅虽要排队,但是早到早吃,我急忙找个位子坐下。   

热气腾腾的咖喱饭从餐桌那头按顺序发过来。咖喱香味直渗到肚皮里。当我满嘴口水、眼巴巴看着就要发到我这边时,导演进来在餐桌边坐下。我当然认为下一个就该发给我,可是盘子放在了导演面前。我气得大吼:“按顺序!”马上有人说:“助导的往后挪!”什么话!我看清楚是哪个家伙,起身就要揍他,结果被人拉住。但我还是继续怒吼:“快点上饭,按顺序!”当然,我还是吃到了一盘分量十足的咖喱饭。   

这件事传到当时的厂长城户四郎那里。他大概觉得我是个“有趣的家伙”,隔月就要我“拍部片子来看看”,于是拍了古装片《忏悔之刃》。   

不是头脑优秀,也不是才华受到赏识,只是托了咖喱饭的福。那是一九二七年春天的事。

这里是楢山

母亲生于明治八年,育有三男两女,我是次子。姊妹兄弟各自嫁娶,只剩下母亲和我同住,已经二十多年。   

大概在单身的我这里住得舒服,也可能是还放不下我,母子俩就这么悠闲度日。   

母亲早睡早起,我正好相反,即使在家里,我们也难得一起吃饭。   

到去年为止,母亲还很健朗,可以独自准备三餐、装卸木板套窗、帮我整理被褥。但是今年开始有点精力耗尽的感觉,于是请了帮佣。这也难怪,她已经八十四岁了。我深深体会到人是越干越能干,五十五岁六十岁退休太早了。   

我现在住的房子在北镰仓的高坡上,出入都要爬坡,因此母亲很少出门。她好像已经认定这里是楢山了。   

年轻时的母亲是魁梧高大的姑娘,现在依然是高壮的老婆婆。我虽然没背过她,但肯定很重。

  背着老母亲上楢山,   可是她太重了,我背不动,   只好哭着上山。

如果这里是楢山,她愿意永远待在这里也好,不用背她上山,我也得救了。

我走我的路

大正十二年踏入电影界大门,至今已经三十六年,还真能靠这条路吃饭啊。若在一般的企业,去年就该退休了。我得过许多奖。至于入行的动机?因为喜欢电影。以前要看电影时就逃学,戴着鸭舌帽溜进电影院,为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珀尔·怀特等人着迷。我本来就没有勤学之志,所以当了导演。当时进电影界被称为不务正业之徒,好像堕落一般。但现在进电影界已经没这么困难。没常性的我三十六年来走着同一条路,是因为感到自己所说的责任吧。   

我在昭和二年因《忏悔之刃》当上导演,那是部古装片,但第二年,古装片就从蒲田搬到京都的制片厂拍摄,所以这是我拍的唯一的古装片。不过,我一直想拍一部写实的古装片。现在的古装片,演主公的都剃着青须须的武士头,好像《枕草子》里的人物似的白净光鲜模样。可是主公也会有感冒不剃发的日子,或是被刀片刮伤贴着膏药出场的时候吧……

电影的文法

特写,关系着电影中最重要的“省略”问题。   

省略——例如显示时间经过,早期的技法是从淡出转为淡入,仔细一点的会显示时钟或日历,但这些现在用剪辑就能充分表现。   

但这并非只是字面意义的省略,而是为了更细腻地强调某一部分,营造出剧情的节奏或者说强弱,而省略其他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容的,就像绘画疏笔淡描一个部分而让细腻的部分更添精致之感一样,电影中的省略是掌握戏剧生命的关键。运庆和湛庆的画、松尾芭蕉的俳句等,都高度地表现出这种省略的极致。   

因此,当我认为远景是最适当的表现时,为了发挥远景的最大效果先进行特写,这个特写只是强调远景的前提,本身并不强调什么。把特写当作夸张事物的技法,就像考试时死背答案一样。   

弟弟死时,画面是主角整张悲伤的脸的特写,哥哥死的时候再放大一点,那么母亲死的时候只剩下鼻子和眼睛,到了最爱的恋人或妻子死的时候,画面岂不只剩下眼睛了吗?那独生子死的时候该怎么表现呢?   

演员中一定也有人认为只要遵循“这时候应该做这种表情……”这样完全像死背手册似的表演方式就万无一失了,这种学习方式也是错误的。   

我曾经要一个女演员做出掉了钱时的伤心表情。她做了一个表情。我问她丢了多少钱?她说五十元左右。我要她再做一个丢了一百元的表情,然后是五百元,再来是一千元,可是表情没有什么不同。我开玩笑说,怎么丢得越多越不伤心呢?当然,这是我故意开的玩笑,但也能知道演员的演技除了自己的感觉外,真的没有基准。

想描述泥中莲

提到我的目标,也没什么与众不同的方法,只是照我所想的去做。简单说,就是自然地去拍,但这说的只是方法问题,谈到它的本质时,需要想一想。   

例如,我想让一般人理解我在战后拍的东西,但在这方面我好像太怯懦……   

面对摄影机时,我想的最根本的东西是通过它深入思考事物,找回人类本来丰富的爱。在战后,风俗、心理等那些所谓的战后派或许和以前不同,但在其底层流动着的,说是人性可能过于抽象,算是人的温暖吧,我念兹在兹的,就是如何将这种温暖完美地表现在画面上。   

比如泥中之莲。泥土是现实的,莲花也是现实的,泥土肮脏,莲花却清丽,可是莲花的根在泥土中。我想可以通过描述泥土和莲藕来衬托莲花,也可以反过来通过描写莲花以凸显泥土和莲藕。   

战后的社会不干净,混乱肮脏,我讨厌这些,但这是现实。与此同时,也有谦虚、美丽而洁净绽放的生命,这也是现实。不能同时看到这两方面就不配称为导演,因此,描写的方式也有两种,例如泥中之莲。   

《晚春》、《风中的母鸡》以及以前的《长屋绅士录》等系列作品,都有我刚才提到的理念支撑。在剧本不好、摄影器材差劲的恶劣条件中,如何表现出丰富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留意每一个画面,我“执着”的绰号也是因此产生的吧。

-阅读,让一切有所不同-

-推荐:山河小岁月-

△长按扫码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