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心梗溶栓用尿激酶住院死亡率未降
我国当前医疗条件,并非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都能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多数患者还有赖于静脉溶栓获得再灌注。但近期中医院蒋立新等进行的China-PEACE研究最新分析表明,过去十年,在无条件进行PCI的医院,静脉溶栓状况不理想,适宜接受静脉溶栓的心梗患者大多并未从中受益。(EurHeartJ·AcuteCardCare.年1月19日在线版)
研究发现,九成患者使用的是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充分的尿激酶,且存在溶栓药物使用不足、就医延误、剂量不够等多种因素。这些都削弱了静脉溶栓的益处。
研究显示,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死亡或因病重自动出院的患者死亡率为8.6%,而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为14.4%。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未下降(OR=0.93);静脉溶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未缩短(12d与10d)。
在研究纳入的例心梗患者中,总静脉溶栓比例占23%。研究纳入的患者中,53%是在症状发生12h入院,其中,八成患者适宜接受静脉溶栓,却仅49.5%的患者接受治疗,且几乎所有溶栓患者均入院后才接受治疗,无1人在救护车转运期间接受静脉溶栓,仅4.9%在急诊室溶栓。
研究者认为,造成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的主要障碍还是治疗太晚失去再灌注机会,医院系统流程因素的综合问题,后者如从急诊室到入院时间存在时间停滞(图1~2)。此外,高龄、有心梗史以及症状出现多于3小时后入院的患者,均不愿意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适宜静脉溶栓而没有溶栓的原因还有医生的顾虑,比如担心卒中等安全问题。
本期编辑:于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9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现多吃这八种水果
- 下一篇文章: 湘雅二院发现国际首例MYH7基因突变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