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肌梗死的3大报警信号千万别忽视



来源:微体检

入冬之后,气温下降明显,医院救治的心梗患者逐渐增多,专家提醒:冬季是心梗高发的“魔鬼时段”和发病高峰期,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格外注意!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特别是心梗,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并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趋势,据《城市信报》报道,最小的患者仅20岁。

为什么冬天更容易发生心梗?除了老人家,为什么年轻人也容易发生心梗呢?心肌梗死发作前有哪些“报警”信号呢?

冬季心梗高发原因

1

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从血管壁脱落,就会阻塞心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2

冬天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这些感染性疾病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

冬季节假日较多,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及吸烟、过度疲劳,也是造成冬季心肌梗死发病率高的原因。

心梗为什么找上年轻人?

数据统计,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占全部冠心病病人总数的3%~10%,

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25岁以上人群心梗发病率逐步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年轻人心梗原因如下:

1

体力劳动减少

一些年轻人出门乘车,上下班电梯,久坐于电脑前,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2

吸烟过多

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3

暴饮暴食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因为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引发心梗。

4

过度劳累

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主要是“沉迷工作无法自拔”的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

5

压力山大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非常大。人在长时间紧张状态中,大量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心肌梗死发作。

心肌梗死前的3大信号

很多人就是因为错失心梗发作的早期信号,所以错失生命!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急性心梗,特别是年轻人,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存活率低,多无先兆不适而突然发病。

大部分心梗发病早期会有一些信号,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挽救生命。以下是心肌梗死前的3大信号,赶紧看看:

1

突然一身汗,脸色煞白

当我们感觉到不舒服的同时伴随着一身冷汗或者大汗,就是心梗,在血管堵的一刹那会出一身大汗,人一下子就会倒下去。

这种出汗不同于更年期的微微出汗和急腹症的出汗,坏死性胰腺炎、胆囊炎也会出冷汗,但这些出汗是并不是突然一下子的,但是猝死的大汗是突然的,并且脸色煞白。

出现这种情况,专家建议马上含硝酸甘油或者服用救心丸,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2

第一次“胸部”不适

其实很多地方的疼痛或者异常表现都可能提示着我们有冠心病。最常见的就是在胸前区和心前区。此外还有胃部的疼痛,运动诱发的嗓子疼,像喝了辣椒水一样或者像烟呛了一下,嗓子发堵发辣,食道发辣,下颌、左肩和后背疼,甚至左大腿疼。这些疼痛往往是疼一下,休息一下又不疼了,特别容易被忽略。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在1~2天甚至一周以内会突发心梗。这些症状,只要第一次发生就易发生心梗,应当警惕,及时去体检查治,以防发生意外。

3

半夜胸闷被憋醒

睡着了胸闷发憋憋醒了,这是最危险的信号,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第二天最好去看医生。很多心梗都是在半夜一两点或者凌晨发生的。

心绞痛的发作诱因有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吸烟等。因为身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狭窄不能满足供血的需求,于是出现了相对的缺血,就可能发生心绞痛。

资料转载网络,仅宣教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赞赏

长按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