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腹痛一例



精选病例深入讨论

借堑长智防患未然

点击上方“中青年冠脉专家沙龙”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功能3级(Killip分级)

高血压病3级(高危)

2型糖尿病

诊疗经过

入院后发作急性左心衰,予以静点硝酸甘油、二羟丙茶碱注射液、速尿后好转。置入临时起搏器和IABP,拟尽早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再血管化。

冠脉造影(8月27日)

视频1-4冠脉造影

PCI过程

使用1.5×15mm、2.0×15mm球囊(Emerge)预扩张,置入2.5×36mm、2.75×29mm、3.0×36mm支架。

视频5-6球囊预扩张

视频7-9由远及近置入3枚支架

视频10-11最终结果

术后治疗

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75mgqd、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qd、氯沙坦50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依诺肝素40mgQ12h。控制血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

置入临时起搏

图2自身心电图

图3起搏心电图

置入IABP:1:1反搏,患者仍时有心衰发作,尝试改为2:1反搏后患者有不适,予以对症扩血管、利尿治疗,症状好转。

超声心动图:左室后下壁基底段运动减弱,EF55%。

图4胸片左:8月27日,右:9月3日心衰发作

表1TNI变化趋势

表2NT-proBNP变化趋势

病情变化(9月9日)

9月9日(入院第14天)晚18时左右,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次,予以甲氧氯普胺后好转。

9月10日凌晨1时诉腹痛,查体无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予对症处理。全天诉腹部不适,上午查房腹部无确切位置压痛,无反跳痛,症状间歇发作。下午再次诉腹痛、恶心,予“甲氧氯普胺、山莨菪碱-2”效果不明显。D-二聚体显著升高,怀疑腹主动脉夹层?缺血性肠病?B超未发现腹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异常。增强CT可见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脾动脉多发栓塞。

表3D-二聚体变化趋势图

图5增强CT可见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脾动脉栓塞

处理措施

会诊意见:普外科:无手术指征。介入科:多发栓塞,不能处理所有血管。

处理:拔除IABP。静脉溶栓:阿替普酶50mg溶栓,泵入肝素。夜间病情平稳。

病情变化(9月11日)

09:44腹痛再发,予开塞露后解2次暗红色便(包含血凝块),胃肠减压引流出咖啡色胃内容物,考虑消化道出血。

体温38℃,腹部压痛,有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TNI0.ng/mL、BNPpg/mL、D-Dimer>ng/mL、FDP.0mg/L、PCT0.ng/mL、WBC16.3×/L、(Grn%)91.7%、HB-85g/L(2U)。

处理措施

多科会诊:普外科:手术风险大。介入科:缺血48h内开通血管,或可挽救坏死肠管。综合多种因素,尝试局部溶栓。术中给予尿激酶25万u、替罗非班10ml、罂粟碱30mg。术后给予尿激酶50万U泵入,罂粟碱30mg,Q8h。

视频12-15腹部血管造影

病情变化(9月12日)

腹膜刺激征更加明显,肠鸣音消失,出现感染性休克。

行外科手术,术中切除屈氏韧带90cm以远至回盲部10cm全部坏死小肠,保留小肠90cm。

图6切除的坏死肠道

术后病情稳定,已植入永久起搏器。针对短肠综合征,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服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比索洛尔。

经验教训

1.动脉栓塞是IABP置入的严重并发症,并且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

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肠坏死死亡率极高,国外文献IABP后肠坏死未见存活,国内文献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只有1例存活。

3.临床严密监测血凝状况,尽早拔除IABP是减少并发症的最重要手段。

讨论要点

1.本例患者多发栓塞的原因?心率慢?血管条件差?还是抗凝不足?

2.患者短肠综合征,半年后面临2次手术;

3.患者仍有心绞痛发作,心功能持续下降。(超声提示:室间隔及左室前壁中间段至心尖段运动减弱,侧壁心尖段运动减弱(较前加重),射血分数33%~40%)

专家点评

李俊峡(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第一、置入IABP后如果出现严重的腹痛和体征不相符合的时候,一定要尽早想到栓塞并发症或者血栓并发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就不至于引起肠坏死。

第二、右冠置入支架比较多,会影响以后抗凝的问题,而且右冠置入这么多支架,前降支怎么处理?把小肠切得只剩90cm,以后抗凝药物的吸收代谢就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该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

郭金成(首都医科医院):这个病人栓塞的来源到底是心腔里还是球囊上脱落的?还是腹主动脉壁上脱落的?

术中抗凝是怎么用的?根据我们的资料,多例的IABP数据,在这些病例中,有两例发生股动脉急性闭塞,但像本例这种栓塞,我是第一次见到。因为ICU一定常规给予肝素0单位,然后监测APTT,根据APTT调整。我们是要求一定要注射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

黄党生(医院第四医疗中心):我们使用IABP20~30年了,我们所有的病例都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这是第一例。我们肝素用量肯定是规范的。当然抗凝不足以及是否有特殊情况,就需要另外考虑了。IABP撤出来以后没有看见上面有血栓。

这个病人多发栓塞的原因,我们考虑倾向于跟IABP密切相关,因为该患者是I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后置入IABP,调整到2:1的话,那么这个就很慢了。

现场嘉宾:我觉得这个病例的问题在于栓塞,不在冠脉。

IABP的抗凝可以用低分子肝素,但必须用大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是推荐的,但是要监测。因为主要要拮抗接触性血栓,不是去拮抗X因子,拮抗X因子没有用,我们要拮抗Ⅱa因子。

王斌(汕头大医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病例,首先,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这个血栓的形成可能是IABP引起的。类似病例比较少见,我们遇到过一例,心外科做完手术以后置入IABP,最后整个腹腔都是血栓。介入术后这么长时间才出现的多发性血栓,跟IABP肯定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涉及到抗凝的问题。

其次,这个病人我们介入治疗开通血管以后,对病人的心功能有没有改善?好像改善不大,对病人的传导系统有没有改善?好像改善也不太大。这个病人此次心衰发作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心律还是冠脉?即我们究竟应该先解决心律的问题,还是先处理冠脉问题?

根据心电图(图1),本例是室性逸搏。如果是右冠引起的,往往是结性逸搏。从心电图上基本可以除外右冠引起的,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病人出现室性逸搏的预后比较差,一旦出现,需要尽快对心律进行干预。室性逸搏有两种可能:(1)本身就是传导系统的阻滞造成的;(2)可能是前壁心梗造成的。无论哪一种,对心功能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本例右冠和前降支的血流都是3级,在3级情况下,产生传导阻滞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对传导性没有多大影响;而这种心律和束支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建议这个病人应该是先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然后再来处理前降支,这样这个病人可能就不会发生上述并发症。

图1

第三、本例肠系膜动脉栓塞能抢救成功确实是一个奇迹。一旦发生肠系膜动脉栓塞,一定要尽早处理,最好的措施是介入。即把肠系膜的血栓抽吸出来,以恢复血流。因为肠系膜和实质性的器官是不一样的,无论是脾栓塞还是肾栓塞,部分栓塞病人是可以存活下来的,但是肠系膜一旦栓塞,一则很难形成侧支循环,二则盆腔脏器栓塞是一段一段的,这一段坏死以后,是没有办法可替代的,病人最后面临的只能是感染性休克或死亡。肠系膜动脉栓塞超过十几个小时以后,肠管就开始坏死了,超过这个时间再开通是没有用的,几乎恢复不了。本例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做外科手术,病人肯定必死无疑。

另外,一旦怀疑腹腔脏器出问题,要尽快行CTA检查,而不是超声,超声判断是不准确的,反而会造成诊断的延误。

聂绍平(首都医科医院):1.前期处理血管方面,右冠肯定应该处理,前降支也应该早处理,这应该是第一个教训。

2.IABP置入时间确实太长了,我觉得术后的处理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

3.后期的诊断很及时,但是处理很滞后。我觉得下一步处理应该更积极一些,肯定不能是普外科或介入科不愿意处理就不处理,最后导致坏死那么长的肠道,确实太可惜了。本例教训还是蛮大的。

4.至于血栓来源,不排除上述郭主任所说的是心腔里面掉的,当然IABP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整理:郭淑娟

审校:医院艾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