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来源:医院

作者:吴琳

声明:转载只为分享,所有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主要内容

1、ST-T改变的机制

2、冠脉血管的支配范围

3、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4、病例分享

1、ST-T改变的机制

STEMI的机制:透壁性心肌缺血

根据心肌损伤电流的机制,受损时KATP通道迅速开放,造成瞬间K内流增多,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心外膜的KATP受体比心内膜多,所以心外膜动作时程明显缩短,电流从心内膜指向心外膜,因此形成抬高的ST段。ST段改变的导联能够定位受损的心肌。

NSTEMI机制: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根据心肌损伤电流的机制,如果仅仅心内膜受损,心外膜的动作时程没有影响,电流从心外膜指向心内膜,因此形成压低的ST段。

冠状动脉

2、冠状动脉支配范围

对应导联

ST段抬高的导联

心室壁

罪犯血管

V1-V3

前间壁

LAD

V3-V5

前壁

LAD

V5、V6

前侧壁

LAD、LCX、RCA

V1-V6、I、AVL

广泛前壁

LAD、LM

II、III、AVF

下壁

RCA、LCX

V3R-V5R

右室

RCA

V7-V9

后壁

LCX、RCA

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提示梗死的相关血管为LAD;右室梗死高度提示RCA病变。

血管定位

对比不同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进行定位

前间壁:LAD:V2V1;

RCA:V1V2V3。

高侧壁:LAD:aVLI

LCX:IaVL

后壁:LCX:V7V8V9

RCA:V7V8V9

下壁:LCX:IIIIIaVF

RCA:IIIIIaVF

3、STEMI心电图新标准

(1)V2~V3导联ST段抬高(在J点处)≥0.2mV(男性≥40岁);ST段抬高≥0.25(男性40岁),或ST段抬高≥0.15mV(女性)

(2)其他导联ST段抬高≥0.1mV(无LVH和LBBB)

(3)V3R、V4R导联ST段抬高≥0.05mV;(男性30岁,ST段抬高≥0.1mV)(右室梗死)

(4)在aVR导联ST段抬高≥0.1mV并伴2个连续的对应导联ST段压低≥0.05mV

(5)T波高耸

(6)新出现的左束支阻滞(LBBB)

要点

(1)没有提及梗死性Q波;

(2)对于ST抬高标准:

①测量以J点为准,而不是J点后60或80ms;

②基线以PR段终点为准,而不是TP段;

③不同的导联,有不同的标准;

④不同年龄性别有不同的标准;

⑤ST抬高没有形态学要求;

⑥新增加了单一的aVR导联的ST抬高的标准:单一的aVR导联ST段抬高≥0.1mV,并伴2个连续的对应导联ST段压低≥0.05mV;

⑦没有列出T波演变。

4、病例分享

(1)6+2现象:左主干狭窄

LM:左主干,左主干病变非常凶险,完全闭塞呈现多导联ST段抬高非常罕见,常见的为次全闭塞,AVR、VI导联抬高及多个导联ST段压低,称为6+2现象。

(2)女性,72岁,间断胸痛3天,持续胸痛4小时

诊断:急性后壁STEMI

不可忽视V7-V9、V3R-V5R导联,胸痛必做。

当V1、V2导联R波增高、ST段压低时,需要考虑后壁的镜像改变

造影结果:

(3)男性,42岁,胸骨后闷痛1小时

LCX近段狭窄95%,LAD近中段多发狭窄病变,30-50%,LM、RCA未见明显狭窄

(4)男性,83岁,反复胸闷、心悸1月,加重4小时

完整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3、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

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冠脉造影:LAD、RCA中段完全闭塞

(5)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V1-V4导联ST段抬高

LAD中段狭窄90%

RCA中、远段狭窄90%

(6)急性广泛前壁STEMI

I、AVL、V2-V6导联

ST段抬高

窦性心动过速

LAD近段%

(7)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V1-V6导联

ST段抬高

II、III、AVF导联Q波

LAD近段80%、中段%

RCA近段30%、中段40%、远段40%

(8)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I、AVL、V1-V6导联

ST段抬高、异常Q波

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

镜像改变提示损伤范围较广

LAD近段%

(9)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I、V1-V5导联

ST段抬高、异常Q波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并没有掩盖心肌梗死的诊断

LAD近段%

(10)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II、III、AVF、V1导联

ST段抬高、异常Q波

III抬高II

提示RCA病变可能性大

RCA近段%

总结

(1)心电图诊断AMI,必须与临床主诉、发病经过和相关检查同步进行。

(2)心电图在AMI的诊断、分型、决策治疗等方面占有突出地位。

(3)AMI心电图表现极其复杂,随着心脏的基础研究、检查技术的进步,对AMI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仍在不断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