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发病逐年上升,诸诱因应多加注意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绿色健康营养”再点击“ 1.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2.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时段。
5.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6.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通过以上的六点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心肌梗死的主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非常必要。
除了调整生活习惯以外,平时还要嘱其多多 1、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2、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3、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4、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
5、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6、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急性心梗年轻化据了解,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常会危及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余人,平均每天约有人死于心肌梗塞,平均每分钟就达1人。
近年来,年轻人急性心梗发病率正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长。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人突发心脏急症。其中,约有50%的急性心梗患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应酬多,生活、饮食不规律,身体时常处于疲劳状态。以往被人们归为“老年病”的急性心梗,却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
在心血管病中,心梗死亡约占心血管死亡率的50%,心脑血管占居民总死因首位。而在心脏性猝死中,急性心梗占六成。相比“老病号”,年轻人一旦出现心肌梗塞,病情将更为严重,是老年人的两倍。
年轻人通常发病急,多数患者是初次发病,且没先兆,极易造成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而“老病号”通常都在服用药物,且因患病时间长,平时注意预防。可很多年轻人即使在体检中,心电图出现异常都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心脏不会有问题,甚至有的得了心脏病自己还浑然不知,即便出现早期不适的表现也常常被忽视,造成延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少动、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有些急性心梗患者病情发作前,身体出现的疼痛并不典型,部位也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也千万不能大意。急性心梗的标志性症状是胸痛,成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
一般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上腹部痛、肩痛、手臂内侧、颈部、下颚、左胸骨或整个胸部、背部等都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不典型症状。因此,对于老年人或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应特别警惕特殊型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医院检查。
年轻人平时生活要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充足睡眠,做到戒烟限酒,要合理膳食,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注意减肥,避免暴饮暴食。
增加运动,也是预防心梗的一大法宝。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瑜伽、游泳等。工作绝不等于运动,真正的运动是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让人感觉很享受的一件事,运动中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给精神减压,使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
此外,如果有心梗家族史,即家族成员中又在55岁之前发生过心梗的,需特别引起重视,最好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从而防范中青年心梗的发生。年轻男性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就要及时就医,及早排查病因。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白癜风可以治愈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3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 下一篇文章: 护理心肌梗塞的病因及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