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



▲▲▲点击蓝字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压榨性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改变,一般在清晨发生,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1]。疼痛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组织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全身不适反应,受外界环境刺激的大小、个人心理、所用药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感觉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恐惧不安、焦虑愤懑等不良心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心理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安慰和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减少自觉疼痛的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医院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46~67岁,平均5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男14例,女11例;对照组男20例,女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患者均有心绞痛病史,因胸痛口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入院,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测定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方法

  运用疼痛数字评分法[3]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的程度,记录相关数据。对照组:积极开展各项常规护理,行24h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护。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3.1加强护患沟通,增进相互信任

  护理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患者的遭遇。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态度亲切,体贴关心,细致、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安静休息的重要性,说明疼痛产生的机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发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等,尽力消除患者的恐惧不安。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表示理解同情,态度真诚友善。此外,护理人员应熟练操作,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为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逐渐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减轻对疼痛部位的   大部分患者入院后,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带来负担,担心脱离工作岗位失去工作机会和领导的信任,因此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加重了心理紧张,过度的心理紧张会增加人体对痛觉的敏感程度,加重胸骨后疼痛的感觉。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增进了解,消除患者因所处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困扰[5]。同时,家属、同事等人在患者就诊期间主动探视关心、询问病情,可使患者身心放松,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忽视身体疾病带来的疼痛。

1.3.3增加娱乐活动,保持患者心理愉悦

  对患者而言,医院生活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和不适的治疗操作等可使其产生烦躁甚至恐惧心理,既不利于患者休息康复,也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身心在不能获得放松休息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耗氧量会相对增加,胸痛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会相对增加。根据患者个人兴趣爱好,告知患者舒缓动听的音乐、欢快的相声小品、感人的电影或电视剧等,可以分散注意力,减轻胸痛不适的反应。

1.3.4指导深呼吸和想象,使患者放松身心

  深呼吸是常见的减轻心理紧张的方法,指导患者轻松有节律的用鼻子深呼吸,然后慢慢的从口呼出,使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达到1∶2或1∶3,这样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肺部对氧的利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氧供[6]。此外,护理人员可让患者在平躺休息的情况下,引导患者想象一个自我感兴趣的意境,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想象的场景中,能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因病史、生活经历、理解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患者对胸痛程度感受不同。在医疗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运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疼度评分差异较大。对患者而言,除机体因功能改变造成的不适疼痛外,心理上对疾病过度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