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漫谈胡大一长寿未必是福我们要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原是孔子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一句话,而今天,这句古语又有了新的解释——步入老年阶段,健康不再,为了延续生命,不断在医疗方面投入大批费用,就像是有个小偷(贼)堂而皇之偷取个人乃至家庭的财产一样。近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亦形象地对此进行了表述。

慢病高发

健康投入却聚焦在得病以后

  数据显示,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超过80岁,其中男性为80.22岁,女性为84.50岁,但是健康期望寿命却分别只有61岁和62岁,这意味着大约有20年的时间人们是带病生存状态。

  对此,胡大一表示,美好的人生应该是健康生活每一天,“我们追求的是无疾而终,所以我们不仅要延长生存时间,更要延长健康的生存时间。”

  据卫计委统计,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超过3亿,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的总死亡构成已经上升至85%。同时,慢性病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开始侵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统计显示,在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因素当中,医疗卫生权重仅占8%,而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却分别占了60%和47%。

是站起来拧住水龙头

还是专注于拖地板?

  “一家水管漏水了,全家老少都在忙着拖地板,却没有人站起来拧住漏水的水龙头,这就是今天的医学。”在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的开幕式上,大会主席KimAllanWilliams打了这么一个比喻。

  胡大一对此深表认同,他强调,对于医学,我们都在犯常识性的错误。“大部分心肌梗死,尤其是35岁、40岁突发心肌梗死,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可以不发生的”。按照胡大一的观点,目前国内“等人得病,直至死亡”的医学模式应当有所改变。与其被动地发现疾病,不如主动地预防疾病发生。

美国年与年的

心血管疾病(CVD)状况对比

  年,医院里,心脑血管疾病耗费医疗资源最多,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慢性心率衰竭、卒中这四大疾病在全美一片飘红。而当美国医生逐渐明白“仅仅聚焦于临床患者的治疗是不够的,更应当   胡大一表示,目前国内所缺少的正是医疗方面的“4S”店。他建议,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建设我国的心脏预防康复总体模式。

  一是一个中心。医药卫生改革未来最重要的是价值体系的调整,要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以公众健康和患者利益为中心,才可能有正确的医改方向。

  二是一个扁担挑两头。一头是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产业,一头是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产业。

  三是三个落实。只有发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亿万人民自我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健康才有希望。

  四是4S服务体系。围绕患病人群、高危人群、老年人群、健康人群这四类人做好预防和日常护理工作。

  五是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医生要重视预防,不但要会开药,而且要重视个人化,为每个患者量体裁衣。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