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治疗与预防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治疗与预防

、什么是心肌梗死(以下略称心梗)?什么是心绞痛?

Q.人们对心脏病有一种“突然”“可怕”的印象。心梗、心绞痛到底是什么样的病?

A.心脏一天大约脉动10万次,为心脏跳动提供能量的是覆盖在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的血管壁上会出现胆固醇沉积,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内侧狭窄。当血管狭窄到不能让充足的血液通过时,就会变成“心肌缺血”。发生缺血状态时,心脏会发出SOS信号,这时患者会感觉到胸口痛或有胸部压迫感。这就是“心绞痛”。这一症状最长15分钟会消失。

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完全堵塞以致血液无法通过时,这一部分的心肌细胞就会坏死,发作时的症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一状态称之为“急性心梗”。

一般来讲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心绞痛和心梗的统称。

2、心绞痛和心梗的预防

Q.缺血性心脏病应该怎样预防?

A.心绞痛和心梗的治疗,不能完全治愈动脉硬化。因此预防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就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努力避免或者去除会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

戒烟,控制盐分、糖分、脂肪的摄入,饮食平衡,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适量运动(养成每天健走的习惯),注意转换心情、减轻精神压力、规律生活。如果心梗或心绞痛家族史的人,需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另外,心梗在过度疲劳紧张、暴饮暴食、天气急剧变化时,容易发作,需要注意。如发生胸口痛的症状,要立刻就医。

3、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Q.怎样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A.主要根据症状、心电图、血液检查进行诊断。根据病情,也会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下症状需要注意——

心绞痛1、上楼梯或者快走时,发生几分钟时间的胸口痛。2、因为胸口痛而从睡梦中醒来,凌晨如厕站立起来时或者洗脸时,发生胸口痛。

心梗1、在安静状态下或者活动身体时,前胸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且持续15分钟以上。2、持续胸痛,同时感觉到紧张、心慌、呼吸急促、出冷汗、头晕、浑身无力。

心绞痛未发作时的心电图,很难捕捉到异常信号。因此如果怀疑是心绞痛时,为了调查发作时的状态,需要进行“负荷心电图”检查。

心梗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很具特征的变化。诊断时,如果有以前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将更容易进行判断。

心绞痛在血液检查中看不到异常。

心梗患者因为心肌细胞被破坏,细胞中的酶会流入血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肌酸磷酸激酶(CPK)”,心梗发作后的4-5小时候血液中的CPK会增加。

冠状动脉造影即从手脚动脉将很细的导管送入心脏血管内,通过导管向血管中注射造影剂,拍摄冠状动脉的状态。

这一检查不仅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还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

4、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Q.心绞痛的症状中,有活动身体时感觉痛的情况,和晚上静躺状态时感觉痛的情况,这两种都是心绞痛吗?

A.这两种都是心绞痛。搬运重物、上坡等时候,心脏负担大而出现症状的情况,叫做“劳累性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内径狭窄引起的。而睡觉中或安静状态下突然发作的情况,叫做“卧位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短暂痉挛引起的。

Q.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有几种?

A.如诊断为心绞痛,会处方舌下含片(“硝化甘油”和“硝酸盐”)或喷雾剂。

心绞痛发作时,将片剂或喷雾剂含入舌下,由口中粘膜吸收,几分钟内疼痛感会消失。服药时要注意的是:不要吞咽药物,要在口中将药物溶解。该药物外出时需要携带。

心绞痛发作,每5分钟使用1次舌下含片,连续使用3次,症状仍然没有消失的情况,属于严重发作。这时有可能是发生了心梗,要立刻医院就诊。

心绞痛的治疗,基本为药物治疗。但服药也不能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心绞痛症状的话,就要考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手术(搭桥手术)或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下面将对这几种疗法进行详细说明:

心绞痛治疗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和“β-阻断剂”。

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同时可以扩张全身血管、减轻心脏负担。血管扩张剂有硝酸盐和钙拮抗剂。

β-阻断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血压和脉搏数、减轻心脏负担。

这两种药物也常作为降压药来使用。

治疗心绞痛时,会从血管扩张药和β-阻断剂中挑选两三种开处方。为了控制冠状动脉硬化、预防心梗,还会少量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这是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手术。使用导管将气球送入狭窄部位,使气球膨胀,扩张动脉。如果气球不能充分扩张,会使用特殊合金制造的网状金属筒(支架)植入血管内,从内侧进行加强。

另外还有用小的刀刃,回旋切除动脉硬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术”。

这些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方法相同,局部麻醉后,将导管从大腿根部或膝盖处的动脉插入。

如果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难以进行PTCA疗法,或者有若干部位狭窄时,就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搭桥所用的血管可以使用腿部静脉、胸部/手臂/胃的动脉。

5、心梗的治疗方法

Q.急性心梗应如何治疗?

A.首先我们从突然发生胸口痛的时候应如何处理来说明。

发生急性心梗后紧接着容易发生危险的心律不齐,不能强忍痛苦,需要立刻就医。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呼叫救护车。

Q.急诊和住院后紧接着应如何治疗?

A.在进行控制疼痛、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要进行脱险抢救,甚至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的准备。

Q.需要更深入的治疗时应如何处理?

A.初期治疗需要以下的各种仪器。心电图观察仪器,治疗危险的心律不齐的电仪器,脉搏变慢时由体外进行刺激的仪器(临时起搏),呼吸困难的患者要为之准备人工呼吸机等等。

Q.症状更加严重时应如何处理?

A.为了进行脱险抢救,需要配置血压和心跳的监视仪,辅助心脏泵功能的仪器,冠状动脉造影室,以及与心外科联手,准备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心梗发作后,原则上,应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

急性心梗最重要的治疗,是将阻塞的冠状动脉再次打通的“再灌注治疗”。这一方法可以尽快缩小心梗面积,获得良好的预后,所以在第一时间让冠状动脉再通就成为了治疗的关键。

急性心梗发作后6小时以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可以确实缩小梗死面积。因此原则上,6小时以内,通过“溶栓治疗”(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如使用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或者PTCA,可以打通阻塞的血管。这些方法,统称为“再灌注治疗”。

近来,医学界也在探讨发作后1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

Q.在治疗期间活动会受到限制,应如何对虚弱的心脏进行复健?

A.从急性期到可以出院为止的两三周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边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一边慢慢扩大活动范围。关于如何进行心脏复健,请参考MTJ长微博《复健知多少》。

6、重要的初期应对

Q.急性心梗的初期应对如此重要,可否再更详细地说明一下?

A.由于急性心梗发作而死亡的患者在半数以上,死亡时间集中在发作后的1小时内。其原因主要是被称为室颤的心律不齐。

一旦发生室颤,心脏就无法发挥血泵作用,必须要在2-3分钟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也就是心肺复苏术,患者才能获救。

获救可能性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心脏停搏到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1分钟内复苏成功率为97%,5分钟以上成功率就会降到25%。

在日本,拨打急救电话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要花5分钟时间。因此如果患者身边的人能立刻就行心肺复苏术,就可以提高患者得救的几率。如果您的身边有冠心病患者,那么事先掌握心肺复苏法的方法,或许可以救人一命。

7、心肺复苏流程简介

如发现有人昏倒,请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抢救。

(1)呼唤患者,确认有无意识

(2)向周围人求救,请求拿来附近的AED仪器,并叫救护车

(3)确保气管通畅,确认呼吸

(4)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5)心脏按摩,以每分钟次的速度,按压15次

(6)重复(4)和(5)的步骤。拿到AED仪器后,立刻使用AED进行心脏复苏。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白癜风治疗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