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推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有赖于AMI的早期诊断。

WHO年建议AMI诊断标准有三条:

1典型的胸痛病史

2心电图异常改变

3持续的酶测定值的异常(ck-mb)

ESC/ACC年心肌梗塞的再定义

●必须有典型的肌钙蛋白的上升或下降或者是ck-mb的快速上升或下降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再加上至少一个一下指标:

1缺血症状

2病理性的Q波

3ST段上升或下降

4冠状动脉的干涉(例:冠状动脉成行术)

心肌梗塞的病理性变化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电图变化不明显,单靠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不能作出全面肯定的诊断。Ck-mb阳性检出率低。肌红蛋白虽可测出发病早期的病人,但特异性不高。肌钙蛋白I和T是目前临床上的金标准,以其高准确率见胜,但他们最大的缺点是可能在发病4小时以后测出,这就往往使病人失去了四小时之内的最佳的治疗时间。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但在心脏以外的组织中也有低浓度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30小时内恢复正常。

临床意义

1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早期,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心电图也没有特异性的改变,传统的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发病后2小时内升高,但缺乏特异性。H-FABP的特征看似与肌红蛋白相似,这两种在心肌和骨骼组织中表达的低分子量胞质蛋白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内释放,6小时出现最大浓度,24小时内恢复基线浓度。然而,他们在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浓度不同。心脏中H-FABP浓度比骨骼肌中高2-10倍。与此相反,心脏细胞中肌红蛋白浓度比骨骼细胞中低2倍。因此H-FABP更加具有心脏特异性。

2H-FABP可用于预测ASC预后

研究发现,H-FABP有独立判断预后的价值,与临床危险因素、肌钙蛋白变化及其他的生物标志物无关。随着H-FABP的逐渐升高,不良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也呈梯度增加。

3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在24小时内可以足够频次的连续取血样,找出H-FABP的峰值,那么H-FABP用于早期评估心梗面积成为一种可能。H-FABP、CK-MB、α-HBDH浓度与梗死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进行预测需要的时间分别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由此可见H-FABP较其他传统心肌酶可耿早预测心肌梗死面积。

4心肌再灌注的评价

H-FABP溶栓后15min,其血浆浓度较治疗前升高比1.8,预测再灌注成功的准确性为93%,在30min时,精确性为98%,在60min时可达%。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血清H-FABP的水平越高,心肌缺血损伤程度越严重,危险程度越高。

5干扰因素

血浆H-FABP主要由肾脏清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人如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自损伤心肌组织的H-FABP将在血浆中聚积引起血浆浓度上升,从而干扰对AMI做出适当诊断,因此用H-FABP诊断AMI时必须小心,应考虑病人的肾功能状况,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斑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