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差点夺去父亲生命警惕,不要让错误的



健康头条(u)一位作者的父亲突发心梗。

做了这么久医学科普,老公也是医生,我自认为对心梗这个人类头号杀手并不陌生。但真的遇到了,才发现自己是那么慌乱。

心梗发作后,自救的过程中,走错一步,很可能酿成大遗憾。

这位作者决定以患者家属的视角,把这次经历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分享给大家——这些经验教训,老友们应该知道,但希望大家永远不会用到。

教训一没有重视心梗相关症状

我爸发生心梗那天,一开始是感觉腮帮子疼。

但我没重视,还以为他是吃肉吃多了,嚼得太用力。

之后他去超市买东西时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赶紧回家躺下。

我赶去看他,他的上衣全部湿透了。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反思

错在哪?

我爸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腮帮子疼是心梗疑似症状,我却没有重视。

正确的做法

心梗发作可能有以下表现:

胸痛、心慌

牙疼(腮帮子疼)

肩膀酸痛

烦躁不安

胃痛、胃胀、呕吐

出汗

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如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等。

教训二自己吃药,差点酿成大错

我给老公打电话,他也马上判断是心脏问题,但他没法确定是暂时的心肌缺血还是心梗。

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先吃药吧,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反思

错在哪?

老公告诉我的,确实是心梗急救的常见用药方式。

但心梗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用药是不同的。

我爸的心梗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脏下壁。这个部位的心梗,可能会伴有低血压,如果服用硝酸甘油,很可能导致休克、昏迷。

另有一种叫「主动脉夹层」的疾病,也会表现为胸痛。但主动脉夹层是禁用阿司匹林的,因为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大出血。

正确的做法

发生胸痛等类似心梗的症状时,不要自作主张地服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应该抓紧就医。

教训三以为不严重,差点耽误病情

按照老公说的,给我爸吃了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幸好没有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幸好我爸不是主动脉夹层),我爸感觉略好一些。

看我爸症状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我就觉得可能是暂时的心肌缺血,不是心梗,医院,暂时在家观察。

但给我的两位叔叔打电话时,他们医院,即使不严重,检查一下也放心。

医院,我们就走着过去看病了。

急诊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说:

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反思

错在哪?

其实看上去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可能会突然病情加重,失去抢救的时间。

正确的做法

发生胸痛等类似心梗的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判断病人意识是不是清醒,有没有昏过去。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让病人躺着休息。如果躺下觉得气闷,可以坐着休息。有条件的,可以给病人吸氧。

如果病人昏过去了,马上检查呼吸、颈动脉。如果呼吸、颈动脉搏动都没了,就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教训四不关心父母,不了解病史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医生:有冠心病吗?

我:呃,好像没有吧……

医生:有糖尿病吗?

我: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医生:有高血压吗?

我:有,这个确定。

医生:高血压几年了?

我:呃……好几年了……

医生:平时吃什么药?

我:呃,降压药?降糖药?……

反思

错在哪?

虽然知道我爸有高血压,但其实我对他的详细健康状况一无所知。

此时,如果我爸是昏过去的,我根本说不清他有哪些毛病,平时有哪些不舒服。很可能会耽误医生的诊治。

正确的做法

了解自己或者父母的病史,疾病控制情况,服药情况,拿本子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教训五打急救电话时太紧张

医生说,我爸这种情况要做支架,医院做。抓紧打转院吧。

我拨了,结果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不行再打。

我又心急火燎地打了,对方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

反思

错在哪?

我当时完全懵了,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竟然说不出来了。

正确做法

大家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冷静,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最好先医院,能去一个心内医院当然最好。

但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医院太远,3小时以内都到不了,医院。

教训六不要耽误抢救时间

医院急诊科,我爸很快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95%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我爸大部分的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反思

错在哪?

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拖得太晚。

有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

太能忍不一定是好事。

正确的做法

心梗发生后的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一定要抓紧就医。拖得越久,后果越严重。

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小时候,我们以为父母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长大后才明白,总有一天要经历父母生病、离世的情况。

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

这次事件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做儿女的,或是我们自己本身,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以及了解中老年常见病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把我和父亲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责任编辑:yidan/云舒

图片来源:rf.







































白癜风专家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