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6分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从接诊到导管
在我院,与时间赛跑的急救将有新速度。
4月16日,一场特殊的演练在我院上演——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从接诊到导管室接受介入手术,全程仅用了16分钟。
这是如何办到的????
演练现场——
24岁男性患者突发胸痛到院就诊,急诊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通过“扁鹊飞救”传输系统,将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实时传输到了急救指挥中心大屏幕及手机APP,真正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医院心内科专家说:“通过专用手机上传输来的患者体征,我第一时间诊断认定,该患者出现大面积心梗,病情非常凶险,应立即建起静脉通道。”同时,急诊科开启“绿色通道”,导管室做好术前准备,医院后直接进入介入手术室完成手术治疗,送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演练结束。
24岁男性患者突发胸痛到院就诊,急诊分诊护士接诊。
接诊的护士立即在扁鹊飞救E信创建病人基本信息,并佩戴时间采集腕带。
在胸痛病床开始做院内首份心电图后自动上传(10分钟内),扁鹊飞救12导联心电监护上传系统,信息上传至飞救E信及指挥中心。
心内科值班医生手机上收到上传的心电图,电话通知导管室进行相关准备。患者到达导管室,系统自动采集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间。
患者即将送入导管室准备手术。
“扁鹊飞救”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胸痛病人救治能力,我院胸痛中心引入了“扁鹊飞救”系统并试运行近半年,已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数百例。近日,胸痛中心举行“扁鹊飞救”系统交付仪式。
心脏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胡允兆副院长介绍,急性心梗等多种致命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的分钟是救治的黄金时间。
在传统急救医疗条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急救人员救治这类高危患者时,没有有效的监护和指导,医院后,还需要在急诊科做各种检测,然后转至心内科,再到手术室才能接受手术,这种运行机制耽误很多时间,对于急危重病人,极有可能失去救治的黄金时间。
而“扁鹊飞救”系统的建立,实现在现场抢救或运转途中及时明确诊断,需要手术的,可提前启动手术室,无需入院后再做相应检查,就直接将患者送达手术室抢救,缩短抢救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争分夺秒的生命通道
对于胸痛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如何快速接诊及转运患者,节省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宗旨。
扁鹊飞救系统的引入及演练,将进一步落实胸痛中心的建设理念,进一步畅通救治流程,为患者开辟一条更高效、更顺畅的生命通道。
End
供稿:心血管内科吴颖
编辑:李述言
编审:岑婉梅
审核:繆小勇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专治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10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患者需警惕心肌梗死,用药遵循这四个
- 下一篇文章: 实录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