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教授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防治策略
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中国与发达国家心衰发病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心衰患病率比较中国心衰病因分布
中国心衰的首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
占所有心衰患者的45%
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病因分类扩张型心肌病、家族性心肌病
有内分泌和代谢原因、中毒性
心动过速性、心肌炎和炎症所致的心肌病
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心肌病、围产期性
铁负荷过多性、淀粉样变性
心脏结节病、应激性
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发展中国家心梗后心衰发病率中国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病率心梗后心衰发病机制(急性期)心梗后心衰的发病机制(慢性期)心梗后心力衰竭的评估与治疗心梗后心衰的临床评估(急性期)中国心衰指南---急性心衰处理流程年ESC——急性心衰处理流程心梗后心衰(急性期)——急救治疗策略1、迅速控制心衰症状
2、立即防治心肌缺血
3、尽快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
4、尽快打断缺血与心衰间的恶性循环
心梗后心衰(急性期)——急救治疗心梗后心衰(急性期)——一般治疗心梗心衰(急性期)——药物治疗血管扩张药物重组人脑钠肽rhBNP(奈西立太)正性肌力药物1.YancyCW,etal.Circulation.Apr28.
2.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2):98-.
3.PonikowskiP,etal.EurHeartJ.Jul14;37(27):-.
急性心衰控制后治疗方案继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吸O2
继续控制液体:以肺水肿完全消退吸收为准
注意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
继续减轻负荷:口服硝酸酯替NTGivgtt;BP控制在-/70-60mmHg
开始去神经内泌激活治疗:血流动力学好转后,加用ACEI和小剂量
β受体阻滞剂
查找此次发作诱因和基础心脏病
心梗后心衰(急性期)—非药物治疗心梗后急性左心衰—非药物治疗急性心衰冠脉血运重建指征1.YancyCW,etal.Circulation.Apr28.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2):98-.
3.PonikowskiP,etal.EurHeartJ.Jul14;37(27):-.
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与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一)判断心脏病的性质及程度
(二)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级分期
判断心衰严重程度也可以借助6min步行实验:6min步行距离m为重度心衰,-m为中度心衰,m为轻度心衰。
(三)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
(四)其他生理功能评价
慢性心衰的疗效评估HFrEF药物治疗流程:中国心衰指南HFrEF的治疗流程--年ESCHFrEFC期和D期的治疗–年ACCHFrEF药物分类1、改善症状
(1)利尿剂——传统利尿剂+新型(托伐普坦奈、重组人脑钠肽)
(2)扩张血管类药物——硝普钠、硝酸酯、奈西立肽
(3)正性肌力药——(低血压、低灌注、低射血分数)IIa类推荐
(4)阻断窦房结If电流药物——伊伐布雷定
2、金三角
ACC/AHA/HFSA指南更新同样推荐ARNI及伊伐布雷定用于HFrEF患者的治疗HFrEF药物治疗–各类药物推荐(1)年ACC心衰各期药物治疗推荐中国心衰指南:HFrEF基本治疗方案特点心梗后心力衰竭的评估与治疗中国心衰指南:HFpEF的药物治疗年ESC--HFpEF和HFmrEF患者的治疗建议HFpEF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ICD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心梗后心衰的预防在早期阶段积极控制冠心病易患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心肌梗死后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预防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张瑶教授
哈尔滨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现为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学会高血压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毕业,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后出站。曾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与美国迈阿密Miller医学院研修。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共发表SCI文章9篇。论著2本,并参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预防医学》的编写。主持课题8项,其中包括2项国家自然基金。作为负责人,曾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10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宪沛教授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我们走在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