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透视心梗猝死是如何发生的
RGA独家解析《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地区数据,深度解读最新中国心血管大数据。9月29日世界心脏日时,我们做了一期心脏专题。与大家一同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人的心血管病风险处于世界最差水平。话音未落,10月5日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年仅44岁。10月7日,世界银行、柳叶刀杂志、华盛顿大学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该项目是全球最系统全面的疾病与健康研究,涵盖个国家,观察达25年,对数百种疾病、死因、风险因素等进行了定量分析。RGA获取了新鲜出炉的报告,全文加附件共多页。通过对中国地区数据的查阅和研究,将中国心血管大数据分析如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病理机制是冠脉粥样硬化。它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即可以发生在冠状动脉,也可以发生在脑血管、主动脉、肾动脉等,引起相应疾病。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隐匿的进程。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三高、肥胖、不规律饮食”等,都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慢性因素。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中,种种风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贡献度(PAF,归因百分比),RGA总结出一份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谱。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谱生理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肥胖肾脏疾病56%39%19%11%5%生活方式吸烟缺少锻炼二手烟20%9%6%饮食习惯高盐饮食谷物粗粮较少坚果较少Ω-3较少水果较少蔬菜较少加工肉类过多反式脂肪酸过多多不饱和脂肪酸过少膳食纤维不足43%23%22%17%13%10%3%2%2%1%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20%10%注:疾病归因分析(PAF)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它是根据各种风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以及造成疾病的风险比得出。如高血压的PAF是56%,指的是56%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所造成。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间会重叠作用,所以总的PAF通常大于%。也就是说,一个人身上可能具有多种风险,造成发病的增加。医学界的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吸烟甚至二手烟、缺少锻炼、空气污染等也会促进冠脉粥样硬化。通常,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就是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来进行的。急性心梗的诱发因素在特定情况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发生急性的冠脉痉挛、或斑块破裂,造成心脏供血中断,引起心肌的缺血及大面积细胞坏死。这种急性的生理变化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一旦情况严重,常常会引起心脏停搏,这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应当指出的是,除了潜在疾病之外,心梗的发作通常都有诱因。即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尚未发展到严重阶段,诱因引发的短暂持续冠脉痉挛(收缩)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然而可惜的是,这些源自日常生活、环境、压力方面的诱因,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心肌梗塞的诱因排名1.2.3.4.5.6.7.8.9.10.11.12.过度劳累饮酒咖啡空气污染情绪低落发怒饱餐交通拥堵情绪激动性活动毒品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的心梗发生在暴露于诱发因素后的1-2小时内,最长不超过12小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是一种隐匿的进行性疾病,可以长期无症状不易察觉,很多三高、肥胖、吸烟的人可能已经患有冠心病而并不知晓。所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对上面的12项诱因切切不可大意。现代生活中,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常使人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中。而在上面的统计排名中,过度劳累对心梗的贡献值最大。除此之外,情绪对心血管的影响也很大,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生活中的简单7件事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年提出了以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念:“生活中的简单7件事”。Life’sSimple71.2.3.4.5.6.7.不吸烟健康饮食每周运动分钟体重指数小于25总胆固醇正常血压正常空腹血糖正常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其中4项达标,就可以减少70%的粥样硬化。如果达到6项,有望实现如下目标:降低70%的冠心病降低30%的中风降低30%的癌症降低50%的老年痴呆...然而,都市生活紧张又繁忙,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生活健康呢?回归简单生活,保持情绪如常吃得节制多样,少盐少油少糖希望大家看完今天的文章,能够对冠心病和心梗发生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上文中有关心血管病的风险和预防数据,可以常常加以对照、参考,帮助我们远离风险,健康生活。更多具体内容,发布在RGA中国刊物《风险透视:心血管疾病》中。如需获取,请联系RGA客户经理,或研究专员聂琳。邮箱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1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饮食注意事项与食物预防
- 下一篇文章: 郭力话健康当心梗发生时,你这样做就是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