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盯上了年轻人专家教你如何预防
春雨医生“70后”创始人张锐10月6日凌晨因心梗去世,享年42岁。去年10月份,张锐接受《创业帮》杂志采访,曾表示他很焦虑,吃不好,睡不好,睡前总担心资金链断。精神上的压力使得他两鬓全白了,从医多年的父亲曾告诫他,这是植物神经紊乱。
夺走张锐生命的元凶“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过去,一提心肌梗死,大家都认为是“老年病”。而近几年,心肌梗塞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专家表示,与老年人心梗相比,年轻人发病更具特色,且更易致命。
心梗的诱因有哪些?1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正值换季,天气忽冷忽热,血管收缩变脆,血流速度变缓,新陈代谢增加,血管壁外周压力增大,因此心血管病患者需注意防患于未然。
3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什么样的年轻人是心梗的高发人群?心梗发生后如何救治?年轻人该如何预防心梗?听专家告诉你。
心梗盯上了年轻人1男性比女性多
虽然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有一定差异,但青年心梗患者中男性大致占80%。这主要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
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这可能也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需提高警惕。
2危险生活因素多
老人生活相对规律,退休后大多没有工作压力,他们的心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运动不足等有关。而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易诱发心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连续几天睡眠严重不足的心梗患者。另外,大量吸烟酗酒也是青年人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3先兆表现常被忽视
老人往往更 有慢性病的老人,定期复查时也有机会发现疾病征兆,及时处理。但青年人多认为自己的身体好,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也常被忽视。
青年人应保持好的心态,既不能太敏感,有点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引起焦虑;也不能轻易放过,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
了解和心梗等疾病有关的知识,出现典型心梗症状时不要惊慌,医院就诊;
心梗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后,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
重视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必要时遵医嘱服药治疗。
4猝死率较高
青年人身体的脏器功能较好,按照一般生理规律,他们的心梗发病率应该比老人低。但由于患者甚至一部分医生的重视不够,没有早期发现和预防,很多青年心梗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相当严重。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没有“适应”心肌缺血的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
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二是运动时易发生心梗。现在很多青年人喜爱体育锻炼,尤其是跑马拉松、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青年人发生心梗,不仅严重损害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幸福,因此,更要做好预防。尤其是秋冬季天气寒冷,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循环功能,肉和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
建议青年人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不要透支体力,也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心梗。
心梗的征兆急性心梗也是有前兆的,尤其高发在凌晨的时候,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留意!
1、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就应警惕了。
2、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
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医院就诊了。
4、胃疼。
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
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可能在1周内反复出现。
6、焦虑失眠。
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
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
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8、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9、中老年人手指发麻、抽筋等症状也可能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如出现以上症状,要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心梗预防吃什么专家建议常吃这八种食物:
1、石榴:软化血管。
2、杏仁: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3、罗布麻茶:含有芸香苷,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而且,罗布麻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
4、核桃: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渣,能改善心脏功能。
5、木瓜: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6、苹果:每天食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7、柑橘: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8、草莓: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1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诊24小时心梗老人送医后拒绝治疗,忧什
- 下一篇文章: 遇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时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