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胸痛是冠心病心梗前兆吗去医院需要做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了一些因胸闷胸痛、气喘等发生心脏不适症状人群,还没有检查确诊就自行给自己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直接就要求医生治疗。当然了,临床上也经常会遇到做了检查的患者抱怨,“已经做了心电图,怎么还要做彩超和造影”?那么,怀疑得了冠心病,到底应该怎么做?

医院专家表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不要随便吃药,医院,专业的科室就诊,医生会给您开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心脏CT和冠脉造影等检查。

但其实大多数人在拿到医生开的检查化验单后不明白这些都检查的什么?是否有必要做?下面就请专家来给大家讲讲不同检查的意义。

1

验血化验:通过心肌酶发现早期心梗

心肌酶检查:发现早期心梗

血清中的肌红蛋白通常会在心梗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到高峰,对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有帮助。

肌钙蛋白常在起病后3-4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值,在血中会持续1-2周时间,是诊断心梗的特异性指标。

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常在发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对诊断早期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血脂、血糖检查: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检查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一方面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诱导冠心病的高危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疾病的发展病程留下数据对照。

2

心电图:观察心脏电活动是否发生特异性变化

在众多的检查方法中,心电图经济、实用,是诊断冠心病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当心肌缺血时,心脏的电活动会发生特异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可表现为有定位的动态ST一T改变。可以帮助判断冠心病。心电图检查包括安静状态下描记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做运动负荷试验时的心电图,还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

3

心脏彩超:看清心脏结构

心脏彩超能够清楚的显示心脏结构,如心壁厚薄、心腔大小、心脏瓣膜启闭、心壁的运动情况等,能较准确的测定患者的心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参考帮助。心绞痛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腔大小变化,室壁运动幅度减低、不协调等,它还能显示心腔内出现不同方向的血流。

除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超可以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来帮助筛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4

冠脉CT:看不到钙化斑可排除冠心病

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的钙化情况,预测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与部位。如果没有钙化斑,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有的患者在接受支架或搭桥术后,可以把接受治疗的血管显示清楚,了解冠状动脉在治疗后的情况与变化。

5

冠脉造影: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冠脉造影是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处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处穿刺后沿通道至冠状动脉开口,再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通过X线下的显影,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及病变具体严重程度。若发现狭窄的部位,同时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对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都不能确诊的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是唯一一种可提供有力诊断依据的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冠脉造影虽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或者是需要做的。是否需要做,应该由医生根据您的情况做出判断。

医院在十周年院庆到来之际,联合中国心梦想特别推出“中老年护心计划”——冠脉造影检查限价元。可通过拨打--电话预约或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快速咨询预约。

附:冠脉造影适应人群

1)不明原因的胸痛、心律失常或左心功能不全等,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

2)经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后复发心绞痛;

3)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

4)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若有心胸健康相关的问题









































鐧界櫆椋庢庝箞娌绘渶濂?
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鑶忓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