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专题系列教育之四无症状性心肌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什么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无心肌缺血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临床的表现,又称隐匿性冠心病。2.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与症状性心肌缺血一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及心肌血供减少导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缺血程度轻,持续时间短;②疼痛临界值高,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患者、疼痛不敏感患者;③患者体内啡肽、脑啡肽浓度增加;④缺血预适应;⑤心外因素如情绪或性格等。3.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病情怎样评估? 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的心脏事件,需要评估临床风险,及时干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吸烟等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易出现心脏事件。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占缺血的80.6%。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主要诊断方法有哪些? 心肌缺血的监测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无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心肌缺血。目前常用的有①动态心电图: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方法;②心率变异性(HRV):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与迷走神经损伤程度相关,HVR多个参数可以反映迷走神经损伤。特别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HRV检测,有助于筛选高危糖尿病患者;③运动负荷实验:测量运动试验前、中、后QT离散度(QTd)可提高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④心肌灌注显像:根据“可逆性充盈缺损”诊断心肌缺血,灵敏度可达80%~85%,特异度为50%~86%。5.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有什么作用? 动态心电图通过长时间记录患者心电图心电变化,提高对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并可判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缺血范围、缺血时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6.哪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并达到高危的患者,如Duck活动平板评分达到高危、负荷试验显示大面积心肌灌注缺损、心率不高时超声心电图出现广泛室壁运动障碍等应考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7.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a)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发性疾病,戒烟、酒,避免诱发心肌缺血的活动。 b)β受体拮抗药:通过减慢心率、减轻心肌张力、改善顺应性、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c)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减轻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心肌缺血。 d)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降低血压及总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 e)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保护内皮功能及抗炎症性反应等作用减少缺血的发生。 f)PCI术(冠状动脉介入):通过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灌注,改善、降低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正文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9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孕期心肌缺血影响胎儿发育
- 下一篇文章: 精美幻灯郭继鸿教授房速与房扑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