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老人,哪些急救药必须常备
如何确定病症?
平时要了解老人的一般健康状况,体检情况如何,有哪些基础病,患哪些病的风险大,针对性地预防。
掌握测血压的方法。高血压人群平时可以注意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平日有明显的不适或者新出现的症状,尽早就医。
了解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能准确描述联系方式、地点、发病人数、发病情况、已经自行采取的措施。
了解周边交通便利的医疗机构的大体信息,比如位置、服务能力:尤其对于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多种形式的心绞痛的急性加重、心肌梗死),需要医院进行治疗。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时间窗只有4.5小时,超出这个时间做这个治疗可能也收效甚微甚至有害了。心肌梗死进行介入治疗的时间窗是12小时,最好3医院。
了解常见病发病的早期症状,准确识别症状。国内老人最典型的急症就是心、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识别是个难题,很多人不能准确识别它的早期症状。一个简单版本就是FAST原则:
微笑测试:让患者微笑,患者的面部会不对称,口角歪斜
举手测试:让患者平举双手,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
语言表达: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言语功能障碍,口齿不清,不能听懂话或者不能正确表达
及时送医:如果发现存在上述问题中任何一项,医院
脑血管病的症状和病变的部位有关,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语言、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不单一。老人突发的肢体无力、跌倒、不能缓解的头晕、性格行为异常,都要考虑到脑血管病的可能性,不要随便用情绪和精神心理因素解释问题,医院,越快越好。
急性心梗的表现是,不能缓解的持续胸痛,可以伴有大汗、恶心、呕吐、低血压等,还可伴有左肩背部疼痛、左臂疼痛或牙痛。
心肺复苏乃至电除颤的技术。这个对中国目前非医疗行业的人士而言,其实很多时候是个非常奢侈的技能。指南在不断更新,需要一些专业人士进行培训,进行多次的实地演练和现场指导,才能掌握操作方法和使用场合。仅凭网上的文字、图片、录像,没有教师指导和模拟人身上的训练,很难掌握和实际运用。所以这里不详述,其他类似问题也有很多人介绍具体方法了。有精力和金钱的人可以找正规机构进行培训。
需要准备哪些自备药?
针对心梗和突然加重的心绞痛,证据较强的自备药如下:
阿司匹林。
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这个药至关重要。怀疑心梗后,要肠溶片嚼碎服用mg(比一般的预防剂量或者平日的治疗剂量大)。拿不准的话可以自备,经医生允许后服用,比如医生刚来,或者在救护车上时,赶紧服用。
阿司匹林也是介入治疗之前要常规服用的药物,如果在家不服用,去医院做介入之前,医生也还是会要求要吃的,但是时间就又迟了很多,所以建议第一时间服用。如果自己没把握,至少也要在见到医生时,按医生的指导马上服用。
硝酸酯类药物
扩张冠脉,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以扩张冠脉,但是已经心梗血管完全堵死的话治疗效果就较差。可以服用,但并不是第一时间里最重要的药物。
虽然很多人一说胸痛就想起硝酸甘油,但它确实不是最重要的药物。
国内顶级的医生,在这个问题上,也是首先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还卧床康复呢,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你造吗
- 下一篇文章: 妙手仁心中航医疗各医院创新技术为患者